他冷眼看着淑妃,道:“来人,带淑妃同定城侯家的人都来园中正殿,朕有话要问。臣属家眷,便有贵妃带着,如往年一般即可。”
众人送走皇帝,黛玉将众人目光视为无物,只看向了表姐迎春,她脸色惨白,好像呼吸都忘了,这会才缓过来。贾敏哭笑不得,怎么就胆小道这个地步呢,既然皇帝掌握天下生杀大权,你只管有礼有节便罢,其他的,凡人还管得了那么多。
她拉着侄女细细分说教导让她宽心,苏贵妃却叫来了黛玉,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好言抚慰。咸阳郡主同梁宥却不好意思,她们俩觉得若不是那一日在清净寺与刘家人发生冲突,也不会平白无故的让黛玉突然遇上这种事。面对歉意,黛玉只是一笑。
她清楚,苏贵妃也清楚,不管对方想要做什么,最后矛头指向的都会是楚王,司徒阔才是引发这一一系列事情的根本原因。否则多年前所谓逃奴事件算什么,朝中互相攻讦的由头多了,像这种模糊的,甚至不可证的理由,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目的。
都是套路。
黛玉是天资太高,而苏贵妃是久经战阵,陪着司徒韶这个套路皇帝这么多年,就在旁边看着也学了个大概。如今不管对方做什么,苏贵妃的心里只会愈加坚定,皇帝铁了心要扶持老七上位的。而今种种举措已经是明证,但是燕王同齐王乃至还不算成人的宁王都不会明白“到此为止”这个道理。
端平皇帝在三庶人之事以后,并不希望儿子们死的七零八落,他目前这种不明确的态度,是在想法子让三王自己平静下来。虽然苏贵妃认为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可这不妨碍一个父亲做个梦,苏贵妃笑道:“早就听说你的学问都是林尚书一手教出来的,若是不妨事,也教一教我这顽皮的女儿。”
说着就放心大胆的将爱女交给黛玉,自己拉着贾敏同长乐公主等人一边聊天去了,黛玉看着扬着小脸冲自己笑的司徒宝,对苏贵妃不由得升起一阵仰慕:心真宽啊这位贵妃。
黛玉这边算是有惊无险,这件事没能变成旷日持久的口水仗也要多亏司徒阔早就替他背书,终于有了可写的家书内容,黛玉就轻描淡写的将淑妃被申斥、宁王同十公主、十一公主都没能让皇帝回心转意反而也挨了训斥的事情写信告诉了贾琰。
远行在外收到家信原本该是件高兴事,可是这信事实上由韩长生带人送出,收到信的却是石光珠。即将成为黛玉表妹夫的石光珠,一想到这信是自己的大媒、未婚妻的亲表姐写给他的好友贾琰的,后背就一阵阵的窜上凉意。就好像当年冬日石光琥对自己恶作剧,将冰块塞进自己衣服里一样,冰冷冰冷的。
贾伯衡失踪了,石光珠绝望的告诉已经面目扭曲的韩长生,更绝望的是,楚王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