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

说起来“王友”是个荣誉称号,也是个官职,按照汉唐惯例,亲王侍读、僚属等近臣,亦或是皇帝钦定极有特长的名士俱可称为“王友”。譬如画圣吴道子,就曾做官为“宁王友”;又如封孝琰,曾为吏部郎中、南阳王友。

而东宫属官,太子洗马等东宫僚属,按照惯例,也可称为“太子友”。比如晋朝郭荷就曾为太子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这都是藩王和东宫自己的班底,司徒阔想着更觉得有些沮丧,明明日常父子相处、教导、关照样样不缺,为什么到了这要紧的事情上父皇就将自己打入另册呢!

需知当年石光珠的父亲就是义忠亲王、废太子司徒闳的太子友,而今出宫开府的年长亲王们,就只有封王数年的司徒阔没有王友。属官、王友、正妃,什么都没有,一向疏朗挺拔的司徒阔也难免有些丧气,到最后干脆只喝闷酒。

自相识以来,除了隐瞒身份,司徒阔对贾琰其实更像是个兄长玩伴。从来没有打官腔说怪话的时候,对比今日齐王两句话就想压楚王一头的样子,非要让贾琰选,他肯定是选择楚王这种主公来侍奉。但是,毕竟没到非做选择的时候,贾琰也不乐意将舅父拖下水。

谁不乐意做个好名声的忠直之臣呢,省心啊!

石光珠盯着司徒阔,一直劝他不要多喝酒,看他喝醉又与太监高亭将他送回房。石光珠回来继续同贾琰烤肉喝酒的时候,突然挥退下人,略沉吟道:“如今诸位皇子长成、羽翼渐丰,今上春秋渐高。贵妃与陛下携手二十余年,生有楚王、卫怀王、十二公主,倘若不是楚王有东宫之份,楚王母子兄妹恐为五鼎烹。”

这是掏心窝的肺腑之言,贾琰端着酒杯直直地看着石光珠,石光珠起身道:“我受楚王大恩,楚王自己并不愿与伯衡将窗户纸捅破,只好我来。我人微言轻,今日却有一言请教伯衡。”

贾琰肃容:“请讲。”

“伯衡大概是想做忠臣纯臣的,每个大臣都是这么想的。”石光珠笑道:“但是伯衡真的不想试一试吗?以伯衡的品性才华,真的不想有从龙之功?何况,如今的情势,以你的出身、年纪入朝之后必定会成为多方拉拢的对象。伯衡打算怎么办?一直坐在墙上观望,你就不怕因为观望太久而招人恨。”

贾琰心中一动,他没想到自己,却想到了林海,他看着石光珠笑道:“孟圭兄还说自己不会说话,真是过谦了。”

石光珠也是一笑:“逼出来的,没法子。”

“孟圭兄,我也有个问题,”贾琰似笑非笑:“你为什么盯上我?非我不可吗?比如我的师兄许直,那才是个大大的才子,何况他也与楚王有那么一面之缘。”

“许正行是榜眼,”石光珠道:“他考中的时候,楚王还没开府,而许正行已经在翰林院观政,且帮陛下草拟诏书了。而且我只是武夫,也不能大肆招揽年轻进士……需知贵妃过去曾被说过奸妃,唉。”名声上就不占优势,遥想扬州那个什么璞,说不定还要踩着贵妃母子扬名。

这真是一个坦诚的回答,贾伯衡是个开始,可是贾琰并不满意。

“那么为什么不是老大人们,我就算入朝并且一直在京中为官,也还太年轻了。”这很吃亏啊。

石光珠叹气:“伯衡,朝中老大人们,要么如令舅父或者长乐驸马一样,两边不沾。剩下的无非两种,像大学士楚缙他们都认为立嫡以长,当以燕王司徒阐为储君;而如大学士顾协,他是博陵侯旁支,自然是要长且贵,认为燕王母亲出身寒微,不如齐王出身的顾氏与皇室世代联姻姑表至亲。楚王虽然是陛下现存的第四个年长的儿子,但是七爷不太受关注。何况……”

“何况,老大人们更希望陛下不要立爱。”贾琰冷笑:“好像这样,就能让这大吴江山稳固似的。嘴上说正统,脚上倒是坦诚,还不是有人站齐王!”

石光珠急道:“伯衡贤弟所言正是,便如今日看到宁荣二府的公子不也在齐王与忠顺身边么?贤弟如今作何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