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

贾琰站在舅舅面前,他就要回金陵了,临走前来听训。

林海道:“我也没什么多嘱咐的,你是个妥当孩子,可是舅舅有个问题,你也不必急着回答,路上好好想想。阿琰,你还小,如果有人和你胡搅蛮缠,你一定会吃亏。而你母亲呢,身体也扛不住他们来来回回的闹事。你想,怎么才能让自己抓住主动权,尽量少吃亏呢?还有,这本史记,你路上看,尤其好好读一读我为你划好的章节。”

贾琰双手接过书,就与林海道别,又去内院见过了舅母和小表妹黛玉,就此离开了扬州。他走了,黛玉才问母亲:“娘,阿琰哥哥还回来么?”

贾敏搂着女儿叹道:“娘倒是希望阿琰哥哥和你堂姑一起回来。”

这一路上,贾琰坐在船舱中,就读了一遍史记中舅舅为他划的章节。是第十一篇—《越王勾践世家》,是卧薪尝胆、是三千越甲可吞吴!贾琰捏着书,舅舅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让他忍耐、卧薪尝胆吗?

可是,事情不至于发展到这一步吧,贾琰觉得,好像还不至于?得了,还是再读一遍吧。

贾时飞对林海请他陪着表少爷去金陵这件事非常激动,这是林海信任他,才将家事托付给他。这趟走的好了,妥妥当当的将事情办明白,自己就算请林海为自己谋起复,也更有底气了不是。

他在船上,表面上撑得住,心中却在琢磨自己到了金陵要如何表现。正好他还受托去拜会金陵知府孙高,也得在孙知府面前表现一下。士林皆知,孙景凌乃是梁鸿广老太傅的入室弟子,名望甚高啊。

而沈全的心思就简单多了,就是按照老爷的叮嘱,好生帮着姑奶奶、表少爷处理好一摊子事情。到时候看姑奶奶打算怎么办,他老沈听命就是。就这样,依旧是一整天的水路,贾琰在城门关闭之前,带着一大帮人回到了金陵家中。

孙高下衙回到后院,夫人赵氏就迎了过来:“快将温毛巾拿过来,快帮老爷把官府换下来,看看出的这一身汗。”

“夫人、夫人呐,”孙景凌笑说:“我就这身体,一到夏天就止不住的流汗,这么多年别人不知道,你还……哎哟。”

赵氏看着左右忍笑的丫鬟,轻轻地用手指捅了一下孙高的腰眼:“老爷又胡说!”帮丈夫将衣服换好,夫妻二人相对而坐喝茶乘凉的时候,孙高问道:“对了,钟儿呢?咱们丫头呢。今日我下衙算是早的,怎么没见阿钟和妘丫头过来。”

“今儿,阿钟要去碑林临摹,妘丫头闹着也要去,兄妹俩还没回来呢。想是阿钟带着他妹子在外头多顽一会,我让他们带着二十几号人,不要紧的。”

孙高点点头:“嗯,临摹习字嘛。阿钟知道好生带着妹子,又有那么多人就没事。哎呀,妘丫头还小呢,以后再大一些,就不能随便出门喽。再大点,就又得嫁人了……”语气惆怅,听的赵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