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面馆的老板是原来西京某个国企食堂的厨子下岗,做得一手地道的西京面食,于是开了这个小面馆维持生计。在这附近的人都知道老赵的手艺不错,所以赵家面馆的生意向来是数一数二的。
此时已经接近饭点,已经有了不少食客在赵家面馆进进出出。张伟按照自己的习惯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拿出手机扫桌面的二维码。
这是张伟去年心血来潮给赵家面馆搞的一个公众号点餐软件,可以进行扫码点餐手机支付,算是让这家小面馆赶上了互联网的春风。他熟练的点了一个特色豆花面,再要了一个茶叶蛋,然后开始把玩着新手机等待着开饭。
没过一会儿,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她抬头一看,突然笑了:“哎呀,小张来了啊,我说这配置怎么这么眼熟呢。”
张伟笑道:“我就好这口,也没别的爱好了。听说这边要拆迁了,你们准备迁到哪里去啊?新面馆开张,一定得让我知道。”
那女人一边把碗筷拜访在张伟面前,一边道:“别提了。这面馆能不能开下去还两说呢。这几天老赵为这个事情,愁的头发都白了。”
张伟有些意外,问道:“不对啊。听说这次旧城改造的拆迁补偿可不少,不至于面馆都开不下不吧?这中间有什么问题?”
那女人坐到旁边的椅子上,解释道:“本来是不少的,可上面说咱家这小院子产权有点问题,人家不给赔。说是最多赔一套两居室的住宅。你说,要是没了这面馆让我和你赵叔喝西北风去啊?”说着话语中就有了哽咽的声音。
张伟知道这个面馆的铺面,包括后面的小院子都是老板老赵的祖屋改的。这房子前后加阁楼少说也是三百平的面积,在旧城区这片算是大的了。而临街的铺面虽然不大,但每个月也能为老赵两口只提供不少的收入,也是他们生活的根本。
如果这几百平的房子只能换得一套两居室的单元楼,很明显是老赵家吃了大亏的。这种巧取豪夺的事情在前些年也是不少发生,甚至爆发出强拆和各种冲突。这两年国家加强管理已经没怎么听说了,想不到老赵家也有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