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南方又是炙热的夏季。
香港来的订单日渐增多,根据焦亦石的通知,人事部门增招了60名生产员工,饭堂每日下午向各部门送一次绿豆汤。
在每周一召开的各部门主管、副主管、助理的例行工作会议上,焦亦石在讲过生产要抓紧之后,侧重强调各部门要十分注意生产安全工作。尤其是啤机部和磨光部,在生产繁忙之际,主管们要加强巡视,要及时发现苗头、杜绝事故。
七月中旬,焦亦石的儿子小蓬的学校放暑假了。因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章恬菊所在工厂的产品丧失了市场,几个月前厂里就已停产,这时她便带上小蓬一同坐上火车来通力厂看望焦亦石。
贯通南北的第三条铁路大动脉—京九线通车不久,当焦亦石乘厂里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到东莞东站来接章恬菊母子时,车站广场尚有一部分在施工中,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焦亦石在出站口接上了母子二人,当看到16岁的小蓬个头已快同自己差不多,手提着大行李包,而妈妈的手中只提了个小包时,焦亦石心头不禁升起一阵喜悦:儿子快长大了,能为妈妈分担了。
焦亦石要接过儿子手里的大行李包,小蓬不肯,说:“我没事,你帮妈妈提提吧。”
焦亦石笑笑,接过了章恬菊手中的小行李包,然后带着母子俩绕过那些正在施工的地方,转弯抹角地走向停车场。
焦亦石问章恬菊:“很累吧?车上人多不?”章恬菊说:“不太累,比从京广线绕道广州时间短了不少。车上人不算多,基本都有坐位。”焦亦石说:“新开通的线路,开始阶段人会少一些的。”
小蓬问:“爸,我总觉得这趟车比较慢,不知是何原因?”
焦亦石笑说:“是的。由于是新线路通车不久,路基、桥梁还不稳固,司机对路况还不熟悉,为安全考虑,车速要控制,不能太快。或许一、两年后,就会加速的。”
小蓬点点头:“哦,那我感觉没错。”
快到车前,焦亦石指了指停在那里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说:“那就是厂里来接你们的车。”
章恬菊说:“去你们厂没有公交车吗?怎么麻烦厂里派车来呢?”
焦亦石:“公交车是有,但要绕一些路。派车来是老板安排的,开车的是老板的小舅子,名叫阿果。”
坐在驾驶室内的阿果见焦亦石三人走来,立即下车迎了上来,挥挥手,客气地打招呼:“师母、小弟,欢迎来东莞玩,一路辛苦了!”
阿果没见过章恬菊母子,自然是听焦亦石讲了来者的身份,故象熟人似的招呼起来。
章恬菊笑笑说:“不辛苦不辛苦,只是给你添麻烦了,还特意开车来接我们。”
阿果说:“谈不上添麻烦,是应该的。”
阿果说着,要帮小蓬提行李包,小蓬不肯,阿果就强行接过焦亦石提的小包。
上车后,章恬菊从行李包中拿出两包小点心递给阿果,说:“阿果,尝一尝我们家乡的小特产。”
阿果不肯接受,焦亦石说:“阿果,收下,一点心意而已。”
阿果才收下,嘴里连说“不好意思”。
本来有近路可回厂,阿果却开着汽车绕道从樟木头镇往回走,他说让师母和小弟两人顺便看看樟木头镇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