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林林总总是为众(2)

平凡的下海岁月 扬潇津 2871 字 11个月前

自五一节一同在石岩湖玩过后,夏艺芳同几个洪城老表熟悉了,空遐时,便常由她住的公司门市部楼上宿舍到他们住的地方来玩。

一天晚上,焦亦石正坐在桌旁低头看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听到轻脆两声敲门声,抬头一望,见敞开的门旁站着微笑着的夏艺芳,焦亦石将书本放在桌上,问:“小夏,有事吗?”“没有事,只是来玩玩。”“好,好,进来坐。”

小夏很大方地在桌子对面坐下后,问:“尤师傅出去啦?”“出去了。”焦亦石很简单地回答。

他不想多说,也不便多说。

小夏翻到桌上那本书的封面,说:“呵,《平凡的世界》,据说是很流行的一部小说,我也总想看看。厂长,你看完后能借给我看看吗?”

焦亦石说:“没问题。我也是从范师傅他们那里拿来看的,我看完后你就拿去看好了。”

“有人讲此书是半部《悲惨的世界》,真的描写得很悲惨吗?”

“我也只是刚看了一半,印象里倒不是太悲惨,只是写得较现实,反映了文革刚结束不久时普通百姓们的艰辛生活,特别是农村中的贫困境况。”

“那时农村中的贫困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自己当时只有七、八岁,但吃不够饱、穿着破旧却是印象深刻。”

接着,小夏述说起了她的家:爷爷、父母、弟妹,她是老大,虽然当过教师现已退休在家的爷爷坚持要她继续复读再参加高考,但她不忍心看到父母那么辛苦,加上还有弟妹要供养,自己只得来广东谋生。

“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特别象我们这类女孩子,则更难。同我一起应聘进来的还有我的一个高中女同学,当时被安排在公司办公室当文员,常要陪老板去应酬,开初还挺高兴的,不到两个月,她就哭泣着坚决走了。临别前,叮嘱我千万不要同老板在一块工作。”

说着说着,小夏的声音越来越低,并隐约带有哽咽。

停了一会,她脸色凝重且似鼓足了勇气地说:“厂长,你年龄比我父亲稍大一点,我能称呼你为伯伯吗?”

“当然可以。”焦亦石不遐思索地回答。

转念一想,通常称呼不很熟悉的人为叔叔、伯伯的一般是小朋友或小青年,可小夏已是成年人了,为什么会如此,是否是有难言之隐?

焦亦石笑说:“我既无兄弟,自然也无侄女,自己也没有女儿,能认一个你这样的侄女,当然是高兴。只是我心有疑惑,觉得你好象似遇到了什么难处,是吗?”

小夏脸现几分羞涩,轻声说道:

“我那个同学走后,厂办公室又招了一个女文员,不久也走了。前不久,鲁副厂长来找我,说是马老板有把我调去办公室当文员之意,问我愿不愿意。我推说不熟悉电脑打字,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而婉拒了。

“前天,鲁副厂长又来找我,说是老板讲了,不熟悉电脑打字不要紧,以后可以慢慢学,叫我作好调过去的准备。

“这两天我左思右想,准备若硬要我去,我就辞工走人。

“门市部另一个女同事对我说,你不是有几个老乡在这里吗,有的是厂长,有的是师傅,找他们商量商量。

“于是,我就想到找您谈谈。不过,此事厂长您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万一传到老板耳朵里,就麻烦了。”

焦亦石听着,见小夏脸上由羞涩渐转为悲戚,并夹杂着几分怨愤,他心中不免产生怜悯和同情,也知道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打工的苦衷。

小夏一说完,焦亦石便讲:“此事不告诉其他人,这点请放心,我能做到。”

说完这句话后,他却没接着说下去,而是点燃了一支香烟,吸着烟,沉默着、思考着,过了一阵,才缓缓说道:

“你是不敢去当文员,却又不敢不去,倒是挺为难的。

“我看这样吧,一方面你可在适当的场合散布一些话,说我是你的一个远房表亲,也就是表伯伯,是最近从爷爷的来信中才知道的,不要说得太亲,否则别人不相信。

“这样,或许马老板会考虑到你有亲戚、有同乡在这里,有所顾忌,不会太为难你。

“另一方面,你们门市部日常都是老板娘管的,你可单独同老板娘讲,说鲁副厂长要调你去办公室当文员,你不想去,原因是自己已熟悉了门市部的工作,加上老板娘对自己也挺好的,故不愿离开门市部。

“注意,你只能讲是鲁副厂长要调你去,千万不能讲老板要调你去,那样会把事情弄僵的,明白吗?”

小夏瞪着一双大眼睛想了一会,然后点点头,似有所悟,脸上有了些许笑意,说:“还是伯伯见多识广,点子多,也很能掌握分寸。”

“放心吧,我估计不会有太大问题的。”焦亦石边说边起身:“呵,我倒点水给你喝。”

小夏连忙站了起来,说:“伯伯,我自己倒,我自己倒。”

坐了一会,聊了些家乡碎事,小夏起身告辞,说:“不耽误伯伯休息,我走了。多谢伯伯指点和帮助。”

两天后,老板娘在工厂大门旁的路上遇到鲁副厂长,她对鲁副厂长说:“鲁友,你当了个副厂长就不得了哇,不打招呼就把手伸到我门市部来了。”

鲁副厂长忙陪上笑脸,问:“怎么啦,老板娘,我哪有那么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