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琛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他信么?不信。
要不是听过她如何和朋友诟病他的演技,他大概也会被骗。
高玲英拢了拢脖颈间的丝巾,拿着圆珠笔在剧本册子上时不时划几道线做些备注,冷不丁问道:“你朋友是王易琛粉丝?”
温衣岁脸不红心不跳道:“是的。”
高玲英喃喃:“嗯——你听说过网上一句话吗,一般说是朋友的事的多半……是自己的。”最后她轻笑了声,看着温衣岁依然坦然自若的脸,歪了歪头,对于年轻人的想法觉得甚是有趣。
服装道具组的一个年轻小姑娘是温衣岁的读者,涨红着脸拿着一本精巧的本子跑到她面前。
她几乎用着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易岁大大,我是你的粉丝……可以签个名嘛?”
“噗,可以啊,但是我不是什么大大啦,就是个混日子的。”温衣岁接过本子,潦草地画了一个卡通的人物形象,又签上了自己的笔名,交还给她。
“谢谢大大!大大长得真好看!顺便催更求开新坑!”
“……”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读者了。
整场下来温衣岁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编剧相关的事项剧组基本是和高玲英在说,说完了问她一句“小温,明白了么”,尽管她理解能力已经超乎寻常了,但是对从未踏入过的领域来说,她也只能一知半解,最后碍于面子装作懂的样子点了点头。
总得来说,剧组会在过完年后开春之际开机,而这之前的一长段时间就留给宣传了。
一行人散去后,她打车到了宾馆,一到房间就迫不及待趴在了沙发上打开微博琢磨着怎么写宣传语,酝酿了许久,最后一字一句地敲下了一行字:
究竟是王与更帅还是王演员更帅呢!有点小期待。
配图是她自己画的王与漫画形象和一张王易琛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白衬衫笑弯了眉眼的杂志照。
打完这些字她美滋滋地把手机捧在胸口,仰躺在沙发上,空调暖气的风向正对着她,温热的气流吹得她心情十分愉悦。
过了几分钟,她再打开微博,“消息”那一栏里出乎意料地有了一千有余的转发和大几百的评论。她愣了愣,自己压根就还没火到这个程度吧。
她好奇地点开看了看。
热门第一条:卧槽!大大大大,王易琛他转发了!
热门第二条:琛琛那来的请举手!
热门第三条:感觉王易琛形象还可以,就是演技尴尬啊白眼
点开第三条下面的评论,不是“+1”就是反驳王易琛没演技这事的。
温衣岁怀抱着一种不祥的预感点开了王易琛的微博,最近一条就是转发的她刚才的微博,并自己添了一句:都是我。笑
而他上一条微博已经二十五天前转发的《枪声》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一个字都没说。
虽然大明星转发她这样一个小编剧的微博显得有些不合乎常理,也容易激起粉丝激动的心情,不过说到底是为了宣传,粉丝大多也就是仰天嚷嚷几声,等王易琛再发下一条微博的时候就会把这事给抛到脑后。
……
她思索了下,视线下移到屏幕左下,看见那儿的“已关注”三个字已经变成了“互相关注”,心情顿时不能简单用“激动”来形容了。
那是炸成了烟花。
砰砰的。
太长时间没有动静,手机屏幕自动暗了下去,最后变成一片漆黑。
她重新打开,盯着锁屏界面上王易琛的照片,什么少女怀春的心思都出来了,一刹那找回了大学时期的那些异想天开,那些“非他不嫁”,和所有的粉丝小橙子们一样,心里可劲地喊着“老公”。
半晌,她找回了自己的冷静,抓了抓衣角,端坐起来,盯着房间的一角出神。渐渐地又露出一种痴汉笑,合都合不上嘴。
嘴角实在压不下去,她索性就这样花痴着出门觅食。
街上还下着雪,悠然落下的雪花和人们呼出的白色氤氲相得益彰。
有时候她觉得下着小雪的夜晚应是安静的,静到所有人都应把脖子缩在衣领下,呼出的氤氲绕着鼻尖缭绕三分,满世界都是静谧。
有时候又觉得,下雪的夜晚就应如她眼前所见,一派欣荣,灯红酒绿。
街上有着形形色色的行人。
下班回家的人路过常光顾的馆子会进去捎上一两个菜带走,做着夜班的人顶着冷飕飕的风也得勇往直前。菜馆子里冒出来的热气像蒸了整一条街,热热闹闹的,汽笛声、吆喝声、电话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满是生气。
温衣岁沿着街走了许久,最后走进了一家大排档,看着薄玻璃另一侧堆在盆子里的菜,饿了一天的肚子咕咕叫,什么看起来都好吃。两荤一素,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