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阁互不干涉,统一向杨七负责。
六部制度有所改变,吏部掌管官员考核和升迁,户部掌管钱粮和人口,礼部改制为教育部掌管四府内的学堂、私塾、书院,兵部掌管兵卒的升迁、考核、军备供给,其实兵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监察和后勤部门,权力也不小,但却不掌握兵事。
刑部掌司法权和监察权,同时掌管西北四府所有的衙役、小吏、典史、推官、提刑等刑狱类的官员。
工部的职权并没有变动,但是杨七却给工部添加了一个创发司,用于鼓励民间工匠发明创造之用。
凡是有有利于西北四府的发明创造,不仅会给与一定高昂的奖励,还有机会以工匠之身,坐上官位。
此外,杨七还设立了三厅,分别是秘书厅,专侍杨七处理一切政务的;立法厅,根据民情完善律法的;外事厅,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
这就是杨七关于西北官制的构建。
只是犹豫目前人手空缺,所以空有官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
有正统官制和没有正统官制,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即便是不立国,给人的感觉也是独立的一个地方;后者就像是江湖草莽,混乱不堪,让人生不出归属感,也看不到前景。
这就是杨七西北四府的缺陷。
杨七不可能在西北四府用南国那一套犹如一条鞭一样的律法和政策。
百姓不同,所能接受的东西也不同。
南国多穷苦人,多崇拜力量的百姓,只要你力量够强,说啥就是啥。
西北四府也多穷苦人,可是西北四府的百姓不光崇尚力量,千年的文明熏陶下,百姓不单单是靠着力量就能征服的。
杨七之所以拖着不让宋辽大战提前爆发,就是为了尽快的把西北四府建立完善,打造成铁桶一般。
官制构想完善以后。
杨七邀请了寇准、吕端二人过来跟他一起参详。
三个人待在杨府内一忙活,就是半个月。
半个月后,确立了西北四府的官制以后,三个人彻底放松了下来,坐在一起饮酒作乐。
杨府的花厅内摆满了一桌子菜,寇准和吕端都有些放浪形骸,抱着酒壶不撒手,一个个喝的醉醺醺的。
吕端这个家伙喝醉了,纵情高歌,还调戏伺候他们吃酒的杨府的丫鬟。
气的杨七想打人。
正当吕端这个不要脸的准备去抓丫鬟的手,杨七准备上去给他两巴掌的时候,彭湃出现在了花厅。
“少爷,金正到了。”
杨七狠狠的瞪了吕端一眼,皱眉道:“金正怎么又来了?”
“请他进来。”
金正在彭湃带领下进入到了花厅。
放浪形骸的寇准和吕端早就坐的端端正正的。
很明显,刚才那副摸样是他们装的。
“小人拜见虎侯,见过两位大人。”
金正进入到花厅以后,恭敬的施礼。
杨七问道:“你怎么又来了?莫非是朝廷觉得我开价太高,所以派你过来继续商讨?”
金正摇摇头,说道:“那倒不是……朝廷答应了虎侯的要请,愿意把登州、沙门岛、洞头岛押给南国钱行。”
寇准和吕端闻言,对视了一眼,一脸愕然。
杨七也一脸愕然,“这朝廷都能答应?”
杨七看向了寇准和吕端,皱眉道:“难道是我开的价码太低?”
寇准愣了愣,黑着脸没说话。
吕端收起了愕然的脸,平静道:“不低……对于朝廷而言,地给出去了还可以夺回来。但是钱花了,就未必赚得回来。如果朝廷图谋甚大的话,这点代价还是付得起的。”
吕端说的对。
对于朝廷而言,燕云十六州才是重中之重。
拿不到两州之地,去换十六州之地,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且,一旦朝廷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有了西北的屏障,就能更轻易的抵御辽人。
到那个时候,朝廷有的是时间,想办法把抵押给南国钱行的地,从南国钱行里弄出来。
朝廷答应的这么痛快,让杨七有些为难。
借钱给朝廷,朝廷拿到了钱,立马展开对辽国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