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左赞善大夫,全名太子左赞善大夫,这虽说是一个虚衔,却正五品官衔。
如果说苏易简以前是一个穷丝的话,那么此刻他一秒变成了高富帅。
朝廷赐封的三个官衔,只有升州通判,算得上是他的职官;将作监丞,这是个兼职;左赞善大夫,这是个虚衔。
简而言之,苏易简以后干一份工作,却可以领三份工资。
当然了,赵光义之所以恩赐这么大的官衔,也和朝堂上目前的现状有关。
目前,朝堂上老臣林立,很多都是太祖朝的老臣。
为了去旧立新,拔除太祖在朝堂上的痕迹,他才会变得这么大方。
文臣们对这样的隆恩并不在意,因为凡是能够在朝堂上议政的,基本上都坐到或者是即将坐到文官的巅峰。他们没必要去羡慕后辈。
武将们就不同了,一个个都瞧着眼红的厉害。
军中的将士们,要拼死拼活打多少胜仗,才能混到五品官。
最主要的是,即便是混到了五品官,大多头上也只挂一个官衔,领一份工资。
由此,也就能瞧出,杨延嗣选文官一条路,多么明智。
他几位哥哥们,需要拼死拼活,踩着多少人尸体才能得到的官位,他只需要读书一年半,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而且还能比他们多领好多俸禄。
甚至,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要远超他们。
……
“擢,新科进士,李沆上殿。”
李沆上前。
“擢升,李沆,将作监丞,潭州通判,迁右赞善大夫。”
得了,又一个领三份工资的家伙诞生了。
……
“擢,新科进士,杨延嗣上殿。”
叫了一声没人。
当然了,即便是瞧见了杨延嗣所在的位置没人,也得喊三声。也许人家去上厕所了也说不定。
宣三声,这是规矩。
即便知道杨延嗣不会到,那也得宣。
至于杨延嗣不到,所产生的失礼的后果,那是皇帝和礼部所要考虑的事儿。
三声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