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遗诏在手,天下无敌!

画骨女仵作 厘多乌 2454 字 12个月前

祁祯帝却狐疑,“只是这遗诏,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是康侯爷拿出来的,当年先皇立下这份遗诏后,便交给了他,此次回京路中,儿臣去了荆州一趟,康侯爷得知儿臣处境艰难,加上数月前蛮人开始扰乱边疆,这才将这份遗诏交出,希望能助儿臣顺利回京,事实上,也确实帮了儿臣一把。”

“康侯爷?”祁祯帝念叨,“真没想,远离至荆州数年,他还留了这一手。”

“先皇遗诏大于天,父皇因蛮人扰乱边疆而愁困,如今终是得解。”

祁祯帝点头,确实解了他心头上一块烦心事!

但——

他将遗诏放下,合上。

“朕在朝上当众口谕,你若查不出御府赈灾银的去想,便不准回京,现在你送来先皇遗诏,为朕解了蛮夷一事,朕自会论你功可抵过,不用返回御府。”

“谢父皇。”

景容拱手俯身。

祁祯帝眸色一深,问,“那你应该知道,朕此次召回你回京的真正目的。”

“儿臣知道。”

“如今朝中上下,都倒戈景亦,而你无大树可挡,在朝中必定腹背受敌,朕知景亦势力庞大,原本太子之位,亦打算等朝中时局稳定后,便颁旨立他为太子,可他实在太心急,先是连同吏部和通政使上书奏你干涉吏部官员调动,后又煽动群臣推举他为太子,如此急功近利,朕如何将大临天下交给他?”

这样的人,怕是会成为第二个嬴政!

然而,祁祯帝并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说白了,他还是因为怀疑当初太子围宫一事和景亦有关,加上之后发生的种种一切,比如,景容被行刺,刺客死在大理寺中,吏部上书,群臣推举……

都不得不让祁祯帝对景亦有所防备。

所以才想到让景容回京。

景容闻言,并未拆穿他真实想法,只道,“父皇有所担忧是必然但是,儿臣也深知父皇的意思。”

“那你有何想法?”

“先皇遗诏,出兵灭蛮,父皇既然有心压制景亦,何不利用这份遗诏。”

“说清楚。”

“派人领兵前去。”

嗯?

祁祯帝追问,“谁?”

“纪桓!”

道出两个字来。

祁祯帝猛惊,反应过来,“你说的对,此次应派之人,纪桓是最佳人选。”

第721章遗诏在手,天下无敌!

景容手持先皇遗诏进了宫!

秦士予在旁。

二人进了议政殿,皆神情严肃。

“参见皇上/父皇。”

毕恭毕敬!

祁祯帝坐在高台上的桌案后,高眉紧蹙,看向自己数月不见的儿子,那明明与自己年轻时有几分神似的模样,此刻沉着眸,恭敬肃穆。

像极了一个来朝拜的忠臣。

而不是儿子!

他心知,景容是因为太乖了。

乖到从来都是顺从,不会反驳!

自己这个儿子,自小被送出宫外寄养,身上少了几分皇子的傲娇架子,若是不道身份,还真以为只是个寻常百姓加的公子,清淡雅态。

殿内,持久沉默。

谁也没吭声。

终于——

祁祯帝正色,看向秦士予,带着问罪的口气道,“秦大人,你可知假传圣旨的罪名?”

该来的总是要来!

秦士予也不狡辩,

当即掀起袍子跪了下去,“微臣假传圣旨,罪无可恕。”

“你倒是认得挺快。”

“臣自知有罪,不敢有托辞。”

“那你倒是说说看,你假传圣旨所为何意?”

“微臣是为救容王一命。”秦士予道,“若皇上口谕晚去步,容王在城外怕是已经被纪司尹的人以‘谋逆抗旨’的罪名拿下了,甚至,还会危及容王性命,思量轻重后,臣只能冒着被砍头的罪名假传圣旨,故此才能将王爷安全带回京城。”

祁祯帝冷哼一声,“照你这样说,朕应该赏你才对。”

“能护容王回京,乃是臣的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砰”的一声!

祁祯帝大手在桌案上一拍,恼羞成怒!

“秦士予,朕三番五次纵容你,当初你悬权于朕,找出《临京案》的错漏,在南蛰门外跪了数日,满朝文武百官悠悠众口,朕只得应允重查,如今你却斗胆到假传圣旨,你可知道,朕现在就能命人将你拖去午门斩首。”

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