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安县之中,第一梯队,也就是县一中和八中了,而第二梯队,就是这六中和五中,其他的,那都是默默无名的一些学校
每人每个学期二百块的建校费,已经属于这种天价的借读费了,不过,对于已经打定主意的孙家,也没有在意这个问题,只是一再的跟孙达和孙燕说,这是一个好机会,让他们两个,好好读书,才能对得住这两百快钱
对于这个事情,孙达是嗤之以鼻的态度,他认为,如今这社会,能花钱办好事,就已经非常好了,就怕有钱也没办法
九月一号,孙达和孙燕两人,高高兴兴的背着新买的书包,也就是那种包外有着某些卡通头像的书包,就准备去学习了
孙达初一,孙燕初二,都在被安排到了同一个学校,也算是有伴了,而早早的,杨丽就给两人煮上了面条,而且还专门在里面给放了两个鸡蛋
要知道,这个年代,鸡蛋属于稀罕物,如果不是过节什么的,都不会吃鸡蛋,不过如今这孙家由于孙达原因,已经今非昔比了,两个鸡蛋还是能够吃得起的
吃完面条,这孙进就带着两人往县城赶了,虽然路程不远,也就是二十公里左右的样子,不过,能早点去到学校,是最好的,因为能了解到更加的情况
一路上,这孙燕是没个消停,一直都被这外面的事物给吸引着,拉着孙达东聊西看的,小嘴都没有听过,而孙达也主要就成为了她的导游了
其实,孙达一路上都在想着他那一袋子钱的事情,早上趁着家里人没注意,他就把那三十多万卢布,给转移到了自己的小书包里面,鼓囊囊的,生怕被孙进给发现了
还好,孙进也没有检查,只是当这孙达把家里那些玩具都带上了,而他现在也在想问题,也就是搬到县城做什么的问题
“也不知道这样折腾,能不能折腾出个样子来呀”
“但是不管怎么样,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要给孩子们一个希望不是”孙进心里这么想着,其实他也知道,这不仅是给孩子一个希望,也是给自己一个希望
看着孙明把这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作为这个村里有名的人物,他一点都不觉得比这孙明差劲,差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老爸,不要想太多了,不是有句话这么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会好的”
“你个小崽子,现在是越来越会说好听的了”摸着孙达的脑袋,孙进顿时觉得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