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徐城,政委段江凯急忙带着预备队赶到战场支援,但日军部队人数占据优势,加上阵地完全被摧毁,双方很快便陷入到激烈的白刃战中。
十一点三十分,日军61联队和34联队撕裂结合部,他们迅速向第三团侧后穿插。
黄沙镇里面的苏阳得到汇报后,他迅速命令第三团放弃阵地,迅速向南转移。
第三团部队逐步撤离阵地,但还是有不少的官兵,直接被日军合围起来。
晚上十二点,日军61联队和34联队开始联手向黄沙镇挺近。
同时日军第三师团主力,第四师团主力,开始对当面部队实施攻击,以配合部队作战。
鉴于东侧阵地已经被日军突破,苏阳迅速给战区长官部发电,同时向各部下达突围的命令。
但现在部队想要突围,几乎都是没有可能了,他们被日军部队死死纠缠住。
九月十九日凌晨一点钟,第一团,第二团残部四千多人开始撤往黄沙镇。
而榴弹炮营则是在野战补充团掩护下,立即向南边转移。
粤汉铁路以西的第四师团部队迅速开始展开迂回,想要将苏阳部队彻底合围起来。
但是在这个时候,黄沙镇以南地区的日军早渊支队,开始发来了求援电文。
早渊支队在下午的时候便开始进驻到黄沙镇以南的桃林寺镇,他们封锁了苏阳部队向南边突围道路。随后他们也开始抽调部队对黄沙镇苏阳部队实施攻击,但11军司令部破译第九战区电文,知道又援军开始从汨罗江增援过来后,早渊支队便不在负责对黄沙镇实施攻击,而是专心封锁桃林寺镇,阻击华夏
国援军部队。
陈兴华的独立旅和99军197师部队在晚上八点多开始会和到一起,陈兴华和197师的万师长共同商讨出作战计划。
独立旅装甲团,摩步团,山炮团在工兵部队协助下,立即向粤汉铁路以西地区集结,做出向黄沙镇西侧迂回假象。
陈兴华带领独立旅部队开始向桃林寺镇以西地区迂回,佯装打击在黄沙镇西侧的大明镇的第四师团部队。
早渊支队通过侦察兵发现陈兴华部队后,少将支队长早渊四郎立即指挥58联队,战车联队出击,侧翼独立旅部队。
日军58联队,战车13联队开始与独立旅在粤汉铁路西侧展开激战,而日军山炮兵13联队二十四门山炮则是提供火力支援,同时116联队第一大队则是担任炮兵联队以及支队部警卫工作。
在桃林寺镇这里,此时只有一千多步兵,两千多炮兵驻守,197师部队开始杀了过来,对桃林寺镇实施猛攻。
数千部队猛攻桃林寺镇的日军部队,早渊四郎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可是现在他想要将58联队和战车13联队抽调回来,也完全不可能了。他只能够指挥一个步兵大队进行防御,但不久后,从黄沙镇转移的第三团,野战补充团,榴弹炮营等残部开始来到桃林寺镇,他们随即开始加入到对桃林寺镇的围攻中。
装备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侦察连战士们开始反击,子弹朝着日军对射过去,不少小鬼子开始被冲锋枪子弹打成了筛子。
日军13联队两侧遭到了四个侦察连突击,阵地岌岌可危,而补充第一营,第六营部队迅速开始从正面冲了过来。
教导旅副旅长李大力端着冲锋枪一马当先,来到日军出发阵地上面,李大力扣动扳机,子弹射击出去。
七八名小鬼子不是倒在了地上,就是负伤哀嚎起来。
三名小鬼子忍着伤口疼痛,直接端着步枪朝着李大力刺了过来。
李大力将打光子弹的冲锋枪随手丢在了地上,他抽出背后的大刀,直接与三名小鬼子进行白刃战。
锋利的刀口闪烁着寒光,李大力双手握住刀柄,直接朝着小鬼子脑袋砍了过来。
两名小鬼子的头颅被砍断,直接在地面上滚动,剩下一名小鬼子吓得脸色苍白,他身体缓缓后退。
但李大力没有放过他,而是快速朝着前面移动,直接用大刀刺入他胸膛里。
这名小鬼子倒在了地上,当场死亡。
激烈的枪声不断响起,装备冲锋枪和驳壳枪的侦察连战士们没有给小鬼子白刃战的机会。
他们不断扣动扳机,子弹直接朝着日军打了过来,不少小鬼子连拼刺的机会都没有,便倒在了地上。
四个侦察连,两个步兵营渐渐全部冲入到日军出发阵地上,激烈的作战持续到十点钟。
期间日军23联队和45联队想要增援过来,但他们遭到了八门榴弹炮的打击。
到十点钟,日军13联队伤亡超过六百人,大佐联队长不得不带着部队迅速朝着后面撤离。
日军在黄沙镇东侧第三团阵地一千米外修筑的出发阵地被夺取,他们损失七百多人员,整个13联队,作战人员只有一个步兵大队一千多人而已了。
四个侦察连,两个步兵营付出五百多人的伤亡代价。
夺取出发阵地后,李大力带着部队迅速开始撤离,而日军炮兵则是开始进行报复射击。
一颗颗炮弹朝着阵地打了过来,炮弹一颗接着一颗落在了出发阵地上,爆炸声响起,弹片开始朝着四周扩散。
野炮兵第六联队,独立山炮兵第二联队数十门火炮先是对出发阵地实施猛烈炮击,随后开始对第三团阵地实施炮击。
炮兵射击了半个小时,十点半,日军这才变得安分下来。日军各部停止了攻击,他们开始进行休整,第四师团的中将师团长北野宪造,第三师团的中将师团长丰岛房太郎开始来到长湖镇第六师团的师团部里,三名师团长开始进行会面,协商围歼黄沙镇苏阳部队
作战策略。
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因为有情报机关的协助,他很快得到了华夏国第九战区部署,知道苏阳部队的行踪后,他立即抽调三个师团又一个支队的兵力将苏阳部队主力一万多人合围在黄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