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顿时觉得,如果有一天或者有一年,甚至一辈子去参禅悟道,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
但是自己就没有这个命了,自己还要奋斗,还要带领山后村,带领黄石镇的人民走向新的小康之路呢。
连国家领导都说了,要精准扶贫,要建立一个和谐美丽富强的新中国的嘛。
我黄堂怎么能就这么停步不前呢?
黄堂想着,走到了后院子原来中枪的那个地方,看到了那个古老的石碑。
黄堂看着石碑,心想,这石碑好眼熟,这应该不是我第一次见这个石碑了,这个石碑上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梵文,自己也看不懂,曾经问过仪清小师傅,仪清小师傅说这石碑好像明代开始就有了,根本大家也都看不懂,别看法源庵是尼姑庵,但是尼姑们也都不懂梵文的,这在我国都渐渐失传了。
黄堂今天没有打扰任何人,跟定静师太说了,自己在法源庵里随便散散步,安抚一下平衡一下心境,定静师太就去忙了。
黄堂去的时候带了一筐子草莓,草莓是蔬菜水果类的,尼姑是可以吃的。
定静师太尝了一个,很好吃,便也不贪吃,分给众尼姑去吃了,众尼姑都很高兴,法源庵很大,这次扩建之后,更加是香火鼎盛,今日不同往日了。
当年,也就是两年前,只有逛庙会的时候法源庵才会受到热捧,而今天,不论是开庙会还是节假日甚至工作日,法源庵都一样那么热闹,一样有很多的香火钱。尼姑们之前,由于过的比较清苦,普遍都比较瘦,而现在,已经有小尼姑发胖了,这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黄堂告别了定静师太,也把草莓框子放下然后独自散步,就走到了这石碑之前了。
段萱萱说:“我算一算。”
过了一会儿,段萱萱说:“不贵,相比你投资香海国际旅游区来说,很便宜了,你准备三百万就好了。农村,地段便宜。”
黄堂说:“嗯,你的话我信的过,就三百万吧。”
段萱萱很感激,因为黄堂过去,现在,都那么信任自己,像是香海区那么大的工程,也让自己这个小私人企业参与其中,这简直就是一份莫大的信任,才给予自己的机遇。
段萱萱说的三百万,已经是成本价了,刨去工人的工资,自己几乎不赚钱,她要还黄堂这个人情债。
至于黄堂,自然也明白这点意思。自从上次赵和的事件过后,段萱萱出来单干,就一直和黄堂有所联系,重修法源庵,黄堂也用的段萱萱的工程队,可以说,段萱萱和黄堂,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只是黄堂成长的速度更快,成长的更好,而段萱萱呢,也从一个澄海市建筑队里的分经理,变成了现在的大老板。
段萱萱见证了黄堂的崛起,而黄堂呢,也见证了段萱萱的成长。
由于和刘百胜镇长已经谈好了,所以黄堂这次让罗开去办手续,很快,三天就把手续办下来了,现在,政府机构改革,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那个,政治越来越清明,贪官少了,办事效率也高了,这是大好事。
人民也都欢欣鼓舞,比如黄堂这次买下砖窑厂,就花了不多的时间,就办成功了。
五天后就开工了,段萱萱没把所有人都派来,而是派来了大概二十三个人,去把砖窑厂先拆除,再建立一排,一排的无土栽培草莓基地。
黄堂呢,让罗开每天盯着,有什么事及时向自己汇报。
然后去了香海区。
这毕竟,香海区的事儿才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其他事情都可以丢,但是黄堂认为香海国际旅游区的事儿,千万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