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定静师太一头雾水,后来得知,这都是黄堂和山后村老村长宣传的功劳,后来,她亲自问了山后村老村长王传宏,王传宏说,这是黄堂亲口跟他说的,所以定静师太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的根源,就是黄堂了,如果不是黄堂说这法源庵灵验,恐怕今日的法源庵绝对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后来,定静师太和黄堂做了一段时间的认真的交流,黄堂也承认是自己说的法源庵灵验,但是黄堂又说道,这灵验并不是欺骗人,而是心中有我佛后自动得到的自然得到的恩惠!
定静师太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慢慢,开始接受这个事实,也就是说定静师太实际上对于菩萨的显灵,是有一点怀疑态度的。
随着香火的旺盛,定静师太和定闲师太、定逸师太三个老师太也曾讨论过这件事,她们都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修缮一下这破旧的法源庵,一方面对得起菩萨和佛祖,另一方面,外地来参观拜佛祈福的香火客越来越多,也不要给黄石镇丢人嘛。
但是佛家对于这生意上的事,实则关联的少,定逸师太也想去谈谈修缮事宜,一直没找到好的机会,这次黄堂居然把段萱萱领上了门,这实在是太方便了,而可以说没有黄堂,就没有法源庵的今天,这黄堂万万不会故意欺诈法源庵的香火钱的。
所以定静师太也就放心和段萱萱谈了这事儿。
小尼姑仪清却对段萱萱有了一点点的醋意,她回到自己房间里,开始觉得香汗淋漓,不自己的紧张起来,紧张的直冒汗,仪清对自己说,千万不可以吃醋,自己是佛门中人,不能吃醋,不能嫁人,永远也不能和黄堂在一起的。
定静师太和段萱萱商议价格的同时,黄堂去到了院子里,散散心,因为他不懂这价格到底需要多少,一切都交给了段萱萱,他自信段萱萱会以物美价廉的方式完成这笔交易,这项工程。因为他始终是段萱萱的丈夫的救命恩人,再加上帮助了段萱萱接到了两笔生意,段萱萱对他自有感激之情。
在院子里,有几处石碑,上面雕刻了一些梵文,黄堂完全不懂,但是觉得这些梵文似乎很熟悉,仿佛自己前世真的就懂这些文字一样,但是可惜是今世,今生今世是无法再和佛家结缘了,这《青云咒》和《太玄经》实则都是道家中的修仙法门,和佛家应该说是南辕北辙的,但是道和佛,在我国古代以来,都有着互相纠缠解不开的渊源。
段萱萱说:“你想修尼姑庵?怎么回事?”
黄堂说:“法源庵的定静师太,是我的好朋友,前些日子,定静师太受了不少的香火钱,她冒起了装修法源庵的想法。”
段萱萱正色道:“是重建还是修缮?”
黄堂问道:“重建多少钱?修缮多少钱?”
段萱萱说:“重建花费就大了,可能要几百万吧。并且,法源庵那么大,我这仅仅有20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黄堂说:“你不会多招点人嘛,这个活,我看你可以干,就交给你好了,我去和定静师太说一说。上次我去送菜的时候,定静师太还跟我提起这个计划呢。”
说干就干,第二天,黄堂带着段萱萱去了法源庵。
这法源庵,连门口的牌匾,都十分破旧了,平时也没什么香火,但是自从黄堂散播出去种菜祈福的事情之后,整个黄石镇和隔壁的东海镇,无数人都来祈福烧香拜佛了。
这法源庵的香火就越来越好,得的香火钱,从老村长的三千块钱,到不少人的四千块钱,甚至有富户捐出五千块钱呢,这越积越多,也有七百多万的收入了。
除去管理的费用,以及接待的费用,还有尼姑们日常费用,还能腾出个六百多万,修缮足够,重建,应该也够了。
定静师太脑子里正在盘算这事儿呢,结果,黄堂就领着段萱萱上了法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