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雁楼牛气了

妙手仙农 隆歌 2467 字 2024-04-22

孙院长还是不信,还是不信这么快的痊愈速度是由于自己的医术高明,孙院长是个老学究,没那么容易骗过他的。

……

黄堂还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出院后,定静师太再次谢过黄堂,并说,黄堂就把法源庵当成自己的家就好,随时有事都可以找法源庵。

黄堂对法源庵,也很有感情,在内心里甚至有把法源庵当成自己的家的冲动。这下子,被说中了,心中竟然有流泪的冲动。

黄堂抑制住自己的情绪的波动,开始下一步计划,那就是和回雁楼谈大买卖。

回雁楼吴玲玲正在扫地,见黄堂只身前来,上前打招呼。吴玲玲是仪清的亲戚,她知道仪清对黄堂很有好感,所以也对黄堂格外的热情。

黄堂说:“你们老板韩西湖在吗?”

韩西湖今天穿着一身粉红色连衣裙,走了出来。

韩西湖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可以说是标准的没人胚子,但是是人都有缺点,韩西湖的缺点就是胸不够大。其实,大胸妹子受欢迎是一定的,但是很多皮肤白皙的长腿妹子,胸却不够大,而大胸的妹子,往往却长的肉肉的,不够修长。

这就是女人的共性,但是很多小说里却描写出大胸妹子,腰肢很细,这样的概率是很低的。

韩西湖就属于那种胸一般,但是腿却修长的女人,脸蛋精致的几乎无可挑剔。

韩西湖也有不幸的过去,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韩西湖的丈夫,叫邱天,出车祸死掉了。留下一个诺大的回雁楼给韩西湖打理,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

在黄石镇这种农村,就算再美丽出众,带一个男孩,却也不好嫁人了。

在农村,离异或者丧偶,再嫁,很大的一点要求是,不要带孩子或者带女孩,这都可以,但是带一个男孩,再嫁却是地狱级别的难度了。

韩西湖就是如此,韩西湖现在一个人执掌回雁楼,黄石镇第二大的酒楼饭馆。算得上是一个小富婆了,但是却依然找不到好的归宿。

黄堂还是照旧,每个礼拜都送菜上法源庵。

法源庵的新鲜蔬菜做的素菜,也成为黄石镇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后村和黄山口村,这两个村子的农民,尤其是菜农们,拜佛日勤。

黄堂觉得,既然这样,不如就成全了山后村的村民还有黄山口村的村民吧,只是这样要费点功夫,于是,大半夜,他从黄山口村一路走来,各家的菜园子,都施展了一遍《青云咒》,一方面驱虫避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催生长,效果不错。

青云咒的效果不必多说,三四天后,这种催生效果就显现了出来。

于是,整个山后村和黄山口村沸腾了。

黄山口村,比山后村还要穷一点,一共两百来户,山后村两百户多一点,两村的土地相邻。应该说,两个村子都是穷了八辈子的村子了。

这一下子,大家见菜农们发了第一笔财,赚了第一桶金,都羡慕嫉妒的不得了,都开始跟着种菜了。

第一桶金,的确是被菜农们赚到了,到了十几天后,蔬菜采摘的时节,大家都去法源庵还原去了,那浩荡的场景,给人的感觉像是又开了庙会一样。

法源庵的定闲师太,专门找了仪清和仪明两个小师傅来负责收香火钱,收的不亦乐乎。

其实,定闲师太早就想重建法源庵了,因为这庵实在是太破旧了,但是无奈香火钱有限,上头领导又完全没有拨款重建的意思。

这次法源庵香火鼎盛之后,定闲师太又起了重新修建法源庵的念头,这在过去,可是个奢侈的念想罢了。

但是现在,今天,却成为了一个摆在眼前的可以试想并付诸实行的长远计划。

每户菜农捐款一千元,甚至有稍微富裕一点的菜农捐款两千块钱,而山后村加黄山口村一共有大概一百户菜农,也就是捐款是十几万吧。这对于小小的法源庵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定闲师太乃得道之人,但是也同样会为生计发愁,法源庵有自己的菜地,有十几亩的小麦地,但是地比较偏僻,收成并不好,定静师太的病,化疗的费用,耗尽了法源庵的不到十万的积蓄。正当定闲师太发愁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群人上山朝拜,并且,还捐款一千块钱以上,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后来,定闲师太吩咐后辈们去打听一下,才知道,才知道是黄堂和山后村老村长王传宏,还有老王头和王大婶那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法源庵能让菜农种的蔬菜变得又大又不生虫。

一开始,来的人虽然络绎不绝,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抱着碰一碰的运气来的,并不是十分相信,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科技实际上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