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香火旺盛了

妙手仙农 隆歌 2421 字 12个月前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山后村和黄山口村,所有菜农都每天早上去拜佛法源庵了。

这法源庵的门口都要被踏破了。

黄堂也当然听闻了此事,笑的合不拢嘴,这事情正朝着他预计的最好的方向去发展呢。

试想一下,这每天络绎不绝这么多人,都来法源庵烧香拜佛,那么这香火钱,总不会少的了。

至于为啥法源庵的香火旺盛了,黄堂会如此高兴呢?

这黄堂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高兴呗。

定静师太的化疗钱,上次让市长夫人给出了,黄堂想,这法源庵的生活一向清苦,以后如果定闲师太和定逸师太有个什么老人病,这总得有钱治疗呗,那么,这香火钱就有了用处了。

黄堂再次去到法源庵的时候,仪清小师傅分外激动,就差给黄堂叩头了,黄堂疑惑道:“仪清师傅,怎么你咋这么激动呢?”

仪清说:“黄堂黄施主,我和师傅都知道,这是你的功劳啊,现在香火比之前旺盛了十倍不止,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没有你大肆宣传,谁会理会这样一个破旧的尼姑庵呢?”

仪琳也凑过来说:“是啊,黄大哥,他们都说,是从你和山后村村长那里得来的消息,说是来给法源庵捐助香火钱,就能让菜园子里的菜变得大丰收。个头也变得很大呢。”

黄堂心中窃喜,表面不露声色,说道:“可能真的是法源庵的菩萨显灵呗,这没啥奇怪的,你们好好招待他们,对了,他们给的香火钱不少吧?”

仪清不好意思的说道:“是啊,每个人都很大方,他们说村长捐了一千块钱,所以蔬菜大丰收,他们也要跟着捐一千块钱呢。”

仪琳说:“出家人本不应该提钱的。”

黄堂摆了摆手,说道:“钱并不是什么俗物,你想啊,定静师太化疗,总需要钱吧,你们尼姑庵的这些尼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总要花钱治病吧,国家并没有规定法源庵里的尼姑治病不需要钱或者可以报销吧?”

仪琳点点头,深以为是。

这老村长回到家,开始琢磨起来这老王头和王大婶的话来。

想来想去,觉得有道理,第一,王大婶是个著名的直肠子,她说话不经过大脑的,说的多半是真话。第二,听说老王头给法源庵捐了三千块钱,给法源庵的定静师太治病,这事情不会有假,第三,这黄堂最近一年来,和法源庵交往甚密,尤其是定静师太,还有仪清小师傅等等,几乎是打成一片。

老村长觉得有理,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孤身去了法源庵,法源庵的香火一直以来,很一般,不怎么样。老村长平时几乎不烧香拜佛的,这次是除了逛庙会以外头一次来,还带了一千多的香火钱。

尼姑们见香火钱这么多,也热情招待了起来。老村长心里很忐忑,不知道是否对家里菜园子的蔬菜真的有效。

想问小尼姑们,但是又觉尼姑们也不太懂。

老村长这一千块钱,其实自己很舍不得,但是没办法,眼见黄堂和老王头,隔壁地,都长出了大黄瓜大番茄,自己能不着急吗?

其实,人民,大多数是自私的,他们求神拜佛,其实都是有所求,如果没有所求,他们一般不会去特意拜佛,但是换句话说,世界上的人,又有几人真的无所求呢?

这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所谓老百姓,其实就是那些被欲望包裹着的人民而已,但是人没了欲望,还是人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所谓开到荼蘼,不过是种境界而已。

老村长回到家,跟媳妇说了这件事,媳妇把他大大的数落了一顿,但是没办法,一千块钱已经捐出去了,家里的年收入也就两万多块钱,这一千块钱,就占了二十分之一呢。

老村长不但要捐出这一千块钱,还要妻子学着王大婶和老王头那样,没事就去法源庵烧香。

妻子和他争吵了一夜,第二天,拗不过他,只好随着他去烧香拜佛。

老村长和老王头都去烧香,并且在法源庵相遇了。

老王头一脸嫉妒,说:“你家地里的蔬菜丰收了的话,你可得好好谢谢我透露给你的秘密哦!”

老村长笑呵呵说:“好,我记得你的恩情呢。如果真的有效,我打算在全村推广呢,好不好?”

老王头说不好也晚了,因为现在秘密被人家已经掌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