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这人,之前其实是略微自卑的,所以话也不多,遇到人会紧张,不知方寸。在学了这几本奇书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变化了,之前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现在是满满自信,并且身手也敏捷了十倍不止。而且奇怪的是,饭量也比以前大了很多,最近一个月胖了五斤左右。
黄堂之前被称为“瘦猴子”,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眼看,再胖两年,应该能摆脱瘦猴子的称号了。
这《太玄奥妙诀》,里面写道,又叫太玄经,按其气脉运行,可以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但是若运行不当,则气脉相冲,血脉相阻,也不好,会导致血栓,或者半身不遂。
所以黄堂踌躇半响,也拿不定主意来。
这时候,定静师太说:“实在不行,就算了吧,我也不勉强你,不过听说你的十二针吊命法,很是厉害,你能多救世人,造化众生,也是好的,我一人生死,实在是无关紧要。”
黄堂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哦对了,我学过一个古法,不知道是否能让我试一试?”
定静师太说:“你会古法?需要银针吗?”
黄堂摆了摆手说:“不用了,只是需要按住穴道罢了。”
说着,就扶起定静师太,帮起推拿起来。
这一推拿不要紧,定静师太跟叫床似的叫了起来,因为钻心的疼,但是在大痛过后,又说不出的舒服……这真是奇怪了,这到底是什么病?
大家见定静师太的并且有好转,都聚精会神,等待着黄堂的答复。
黄堂则认真看着定静师太的眼珠子,果然,那眼珠子病恹恹不似活人。
黄堂所会,实乃仙道,根本不是人间医道,人间医道,比如《本草纲目》,都不似这般疗法,但是黄堂用仙道治疗人,居然也起到了效果,顺序对,人便对。其实,定静师太得的病,用俗话讲,叫淋巴癌。发热、盗汗、消瘦,脸色蜡黄,都是淋巴癌的常见症状,会引起多个器官的衰竭。而黄堂用的《太玄经》,给予了其基本的修仙法门,所以才能够短暂治好定静师太,但是要想长期彻底根除淋巴癌,一则需要动手术,去市立医院动手术,二则,可能要运一个月的《太玄经》。但是黄堂不知道啊,黄堂对这四本奇书似懂非懂,只能依葫芦画个瓢!
“师傅病了!”仪清师傅说道。
“怎么病了?什么病?”黄堂急忙问道。
法源庵有三位师太,俗称法源三定,分别是定闲师太、定静师太和定逸师太。法源庵就在黄石镇上,是大家极为尊敬的一处圣地,每年逛庙会的时候,才能见到三位师太的真容。黄堂在做孤儿的时候,还被师太请吃过饭呢,黄堂对此感念不忘。
仪清师傅抹了抹眼泪,不再说话了,仪清有个小毛病,说话吞吞吐吐,也就是说话老说半截,这可把黄堂急死了,正好仪琳和仪明过来了,黄堂急忙问仪琳小师傅:“你们定静师太到底怎么样了?”
仪琳说话比较清楚,她说:“当时开庙会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后来以为是受了风寒,但是哪知道几服药下去,也不见好。”
“去市立医院瞧病了吗?”黄堂问道。
“没去,师傅不愿意离开法源庵。镇上的张院长看过了,不见好,有人说是中了邪,但是法源庵乃佛门之地,哪里来的邪气呢?”
黄堂想自告奋勇一下,说道:“我去看看吧,我略懂医术。”
“那敢情好,麻烦你了,黄施主。”仪清满脸通红,不知道是娇羞还是热的。
黄堂说:“那咱们现在就走吧,定静师太对我不错,我小时候还受过他给的饭食呢。”
仪清说:“那你这些黄瓜怎么办,不卖的话,明天就坏了呀,就不新鲜了。”
黄堂说:“你们法源庵要多少,我便宜一半卖给你们吧,就当时我捐的。法源庵在我小时候对我可好了。”
仪清和仪琳一脸喜悦,说道:“师傅再三叮嘱,不能白收人家的恩惠,我们有香火钱。”
黄堂想,这法源三定,真是三个大好人啊,这好人怎么能这么早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