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5章 矛盾

金沙从古代开始就有一套严格的捞玉、挖玉制度,王公贵族十分珍视金沙玉,奉为珍宝,采玉季节开始,要举行采玉仪式,国王都会亲临现场。这有点像现今领导人奠基和剪彩之类,无非是讨个好彩头。

从古至今采玉就有官采和民采之分。官采就是在官方人员的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采也有严格的规定,官兵层层把守,河中的玉石财富,全为官府垄断攫取,老百姓什么也得不到。

至于民间捞玉,长期受到官方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政府派重兵把守,直到清末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后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西北现在的采玉分布同那时有点相似,除掉央企把持的矿山,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地方经营,还有一些零星自发组织在一起的采玉工人。当然,最后一类“散户”也是最危险的。要想采到好的玉石山料就要深入几千米海拔的大山之中,古人就说过:“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可见有多么的危险。

随着玉石价格上千倍的增涨,各方矛盾迅速激化,矿山就摆在那里,谁不想挖?从本地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外来采玉人的敌视也可以理解。他们历代生活在这里,到头来财富归了别人,心里有气很正常。

长期的心理不平衡,再加上当地民风彪悍,最近几年采玉者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了,时有惨案发生。没有人站在当地百姓的处境想问题,在官方企业看来他们都是违法的刁民,互不理解、互不信任,渐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

说到这里,赵金晶长叹一声,无奈道:“现在河里的子玉越来越少,金沙境内几条产玉的河道千百年来已经不知道被玉农翻过了多少遍,虽然偶尔也有好的子玉出现,但却是越来越少。近年开采山玉的多了,好玉矿都是国有的,违法偷采山玉的人也就偷偷摸摸混进去,甚至还形成了小集体,双方经常打架。西北的百姓……太凶悍了,特别是金沙的玉农,简直就是强盗!”

w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