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世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说……”
身边的干部也愣住了,不明白张书记这是怎么了,堂堂的省委书记主动向一位游客要名片,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张鹏飞说:“我想和您交个朋友,也想和您聊聊,更想告诉您……时代变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传统文化的可贵!”
李世臣似乎明白了张鹏飞的意思,吃惊道:“难道西北省委真的想在这方面做点事吗?”
“呵呵,要不我会过来吗?”
“那太好了,张书记,如果您信得过我,我自认还是可以能帮得上忙的!”李世臣激动地说道:“您刚才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一见如故,似乎是相识很久的老朋友!”李世臣说完掏出了一张简单的名片,双手交给张鹏飞说:“张书记,如果华夏的干部都能像您这样,最少早发展十年!”
“您过誉了!”张鹏飞微微一笑,认真地看了眼名片,发现李世臣的来头很大,他不但有自己的公司,还有研究所。
“不不……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我以前也接触过内地的干部,可是……”回忆起曾经的事情,李世臣连连摇头。
“您等我电话!”张鹏飞又拉着他的手紧紧握了一下,又面向人群说:“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游客们受到鼓舞,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有些听起来搞笑,但是张鹏飞听的还是很认真。张鹏飞不但自己听,还发动身后的干部们融入游客,拿笔记下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朱迪和亚森黑力看见张鹏飞花大时间和游客们挤在一起谈话,看似不务正业,可是他们心生敬佩。这种现象放在别的干部头上就是作秀,可是安在张书记的头上看上去就很自然,合情合理。
……………………………………………………………………………………
张鹏飞和游客们告别时,大家还有些依依不舍,通过这一阵简短的谈话,让他们对张鹏飞充满了好感。特别是李世臣,他对张鹏飞能主动要自己名片的做法表示感激,他觉得这是华夏领导干部对海外学者的尊重。
张鹏飞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进了闹市内部,看着那些年纪很大的白胡子老人坐在门前摆弄着各种工具,他好奇地看着、问着。张鹏飞以前对西北的传统手工业制品有一些了解,但是当他亲眼所见之后还是有些惊讶,西北祖先的手艺真的是太巧了,有许许多多让人赞叹的小艺术品。或许是因为太偏远了,或许是对西北的文化不了解,这些艺术品才没有流通出去。张鹏飞暗暗地想,如果把这一块发展起来,成立公司、企业,在加大力度宣传,不但能保护传统文化的流传,还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之所以有些手工艺品渐渐的消失,那是因为靠这个吃不饱饭了,他们不得不放弃祖先的技术和文化。
张鹏飞走进一家手工木质品店,据哈木市的干部介绍,这家店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承载着一段古老的故事。店长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安族老人,他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要不是近年来游客多了,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还好张鹏飞学了不少安族语,基本的对话是没问题的,碰到老人解释不通的名词,两人就用安族语对话。
张鹏飞那一嘴流利的安族话让随行的干部吃惊,他们去年就听说张书记要学习安族语,身边还跟着一位漂亮的安族语老师。那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张书记这是以学习为名搞女人,谁能想到他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