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他们通通去二线,不然就调到山区去,看谁敢闹!”张鹏飞愤愤地说道。
“是不是太狠了点?”
“对于这种干部就要狠一点!”张鹏飞气愤道:“我这辈子最讨厌别人和我讨价还价!”
郝楠楠扑哧一声笑了,说:“基层干部怎么办?大的我们可以控制,可是这些小的如果闹起事来就是刁民,特别是一些乡镇干部!”
“你别忘了石川市撤消,并不代表下面的乡镇也撤销,虽然是取消乡镇,成立新区,但也需要不少基层干部。我知道基层超编严重,不少都是编外的合同工,对不对?”
“你是说让他们下岗?”
“进行考核,不行的就下岗,行的留下另有重用,谁如果敢走后门,全部拿下!”张鹏飞说话间,气势摆了出来。
“你呀……太狠了!”郝楠楠小手指点着张鹏飞的额头。
张鹏飞把文件放到一边,捏着她的手说:“楠姐,现在才刚刚开始,以后的难题会一个接一个的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关键时刻不能给我掉链子!”
郝楠楠妩媚地盯着张鹏飞,轻轻动了动红唇,眼神飘动,说:“那你如何报答我?”
张鹏飞俯身把她抱起来,缓缓向卧室走去,微笑道:“床上……是报答楠楠姐最好的地方!”
郝楠楠撩拨着张鹏飞,纯洁无暇地说:“不要把人家衣服弄皱了!”
“你不是告诉赵铃不让外人来吗?”张鹏飞双手按着她。
……
珲水宾馆的套房内,张鹏飞正在同辽东铁路局局长华少东、北江铁路局局长谢成龙谈话。铁路局这个部门看似只管一摊,职权范围很小,但是铁路掌管着经济的命脉,一座城市的繁荣往往要看它火车站的规模。因此,国内铁道部被称之为“铁老大”,在各部之间独树一帜,更是各省巴结的对象。
华局长和谢局长在张鹏飞面前稍微低着身体,脸上的表情十分谦逊,甚者多少带了些谄媚,如果能登上刘系这艘大船,自然会得到一些好处。两人是为了修建高速铁路项目特意赶到珲水的。北方两大铁路局突然准备在珲水兴修高铁项目,一是因为“江辽延规划纲要”的批复,二来是因为此次招商大会的成功。
招商会还没有结束,但是成果喜人。借助“江辽延规划纲要”的影响力,短短几天时间,珲水已经签下了15个超过10亿员的大项目。
张鹏飞放下茶杯,微笑道:“内务院对‘江辽延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批复,显示了对边境发展的重视,此战略一但实施,江平、辽河、朝阳江地区也就是延春州在内的占全省百分之四十的区域面积将受益,这片区域人口一千多万,可以说是未来铁路的消费者啊!”
辽东铁路局局长华少东点头道:“部里也正是看到了此战略的发展前景,所以让我们前来同张书记洽谈,希望我们早日合作拿下高铁的项目。高铁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发达省份已经在建。”
张鹏飞并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自说自话道:“江平市处地内陆,缺少对外开放的途径。而地处三国交界的延春地区,尤其是珲水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它把江平和辽河的经济能量释放出去,将是未来省内发展的重点。可是目前,珲水只有货运铁路,之前大开发时修建的客运铁路连火车站都荒废了。可以说,铁路的修建是迫在眉睫,但是现在我不太确定的一点就是,铁路肯定要修,问题是怎么修法,是不是一定要修高铁,双林省必竟落后,能否消费得起?”
华少东与北江铁路局局长谢成龙颇为诧异,渐渐感觉到张书记的不同来了。华夏一直都在说张鹏飞是位有个性的,与别人不同的干部,看来此言非虚。和其它地方的领导谈及此事,谁还考虑以后?流水的干部,铁打的兵,只要在任时把项目拿下来,这就是政绩,管他以后有没有人坐呢!但是张鹏飞并不这么想,他的脑中有一个大计划,永远替未来着想。
谢成龙赞叹道:“张书记您的发展眼光真让我们敬佩啊,我还真是第一次碰到您这样的领导!这些年,随着高铁项目的上马,哪个省不是上赶子找我们?但是……您是个例外。当然,我这么说您千万不要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想说铁路发展正需要您这种高瞻远睹的领导!”
“呵呵,谢局长,不要夸我了。今天两位一起来,我们就先谈谈高铁在双林省的可行性,因为高铁的投入高,收益慢,价位也高,我不得不替未来考虑,万一投入大笔的资金,结果被老百姓说三道四,那就得不偿失了!”
华少东皱了下眉头,本以为张鹏飞故意摆个姿态,现在才知道他确实对高铁项目持有怀疑态度。他想了想,说道:“张书记,当下在建高铁项目总资金超过万亿,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不用怀疑的。”
张鹏飞微笑道:“我不是怀疑高铁,而是在想珲水眼下是否适合建设高铁,上千亿的投资不是小数目,我不想让你们到双林省投资,收不回本啊!”
华少东与谢成龙相视一眼,默默地点头。张鹏飞接着说道:“华局长,谢局长,我们暂且聊聊路线问题,其它的稍后再议。”
两人点点头,他们今天也只是来打前站,无法谈具体的东西。张鹏飞立即掏出地图,微笑道:“我很久以前就研究过东三省境内的铁路纵深,现在珲水开发在即,正好经辽河转京城直达南方,有这么几条线路,正好属辽东局和北江局分管,两位请看……”张鹏飞说着,便掏出铅笔细心地画起来。
华少东与谢成龙面面相怯,张书记画图时的神态,仿佛就是一位铁路专家。两人暗生感慨,如果自己有这样一位领导,办事时肯定事事小心,就怕出错。都说张鹏飞以一人之力改变了双林省,此言非虚。张鹏飞是一位技术型官员,以身作则,在他下面工作,自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一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