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爷指挥的好。若不是相爷前期处理好了城中的百姓,不会有这么顺利的。所以末将认为此次战役将军为首功。”来人也是个会来事的,知道把首功推给自己的主帅,好让主帅承自己的情。
“我已经是宰相了,这些功劳于我无益,我会上奏国君给各位请功的。也告诉外面的那些将士,但凡是跟着我墨临渊的,有多少功劳算多少功劳,绝对不会有贪墨的事情发生。”
墨临渊这番话说的很郑重,作为一个小卒来说想要出头太难了。
能不能活下来是一个坎,能不能大胜仗是一个坎,能不能抱住自己胜利后的功劳又是一个坎,这一道道关卡古往今来拦住了多少有志向的士卒,没有人说的清。
正是因为这样,墨临渊才说出了上面的那番话,公平,就是他手中的筹码,有了这个不愁下面的兵卒不跟着自己。
“末将替那些士兵谢谢大将军。”来人红着眼眶说道。
往日里,一场战役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大头领,下面的人只能跟着喝汤,有的时候连汤的没的喝。
这次战役虽说打的不激烈,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意义却重大。
更何况还是在不损一人的情况下,更是让这场战事成为传奇,毕竟这在大晋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所以国君必然会大肆封赏,在这样的情况下,墨临渊不贪任何功劳,这让下面的人怎么能不感激呢?豫州的战事向来是第一时间传到都城的,是以很快慕容珩也知道了豫州战事的始末。慕容珩心里面既开心豫州收复了,晋国终于重新变得安稳,但是又恼怒墨临渊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不喜墨临渊如此的
功高震主。
不过,慕容珩觉得墨临渊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因为明日秦天理就会和王冠师一起去往边关,实施他心中惦念已久的西征。后勤和粮草已经他他的密旨下往变成调拨了,只等着明日秦天理和王冠师出发。到时候等西征成功了,墨临渊的光辉将会被彻底的盖住,而人皇慕容珩的名字则会响彻大地,会成为史书中最为辉煌和耀眼
的一笔。
且让你开心段日子吧,慕容珩心中冷冷的想到。
秦府里,秦正文正对秦天理做着最后的嘱托,明天秦天理就要去边关了,这一去不知道几年才会回来。
等他回来的时候,一定已经是一个名声震世的大将军了吧,说起来,秦正文觉得兵马大元帅在未来一定是他们秦家人的囊中之物。
“在边关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一切一稳妥为主,为父在朝堂中会支持你的,绝对不会让边关出现缺粮少饷的事情发生。”
坐在太师椅上的秦正文对恭敬站在一边的秦天理说道。
“孩儿定不负父亲的期望。”秦天理同样对关边和未来充满了期望。
墨临渊不动,秦天理不觉得晋国还有还有谁是他和王冠师的对手。对于王冠师秦天理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武功高强,两个人同在边关打胜仗的机会多增加很多,但是同样的,功劳也要分出去一半。
虽然自己有秦正文在朝堂坐镇,但是王冠师是神机营的督军,在慕容珩的心中位置也并不低,况且自己还曾经是他的属下,他对自己有天然的压制。
“去吧,早些歇息,明日为父就不送你了。”秦正文对秦天理说道。
看着秦正文有些疲惫的样子,秦天理觉得这个义父好像有些老了。揣测人心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揣测圣意,秦正文花的心思更多,自然老的也就更快。
走出主院的秦天理并没有回自己的院子,而是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一拐身子,来到了后院陈晴儿住所。
要离开都城了,秦天理最舍不得人是陈晴儿和他腹中自己的孩儿。对于不能看着自己孩子的出生,秦天理觉得有些愧对于陈晴儿。
不能光明正大的让他成为自己的妻子已是对她有了亏欠,以后,怕是要更多了。
秦天理要去边关的事情,别人不知晓,但是秦府里面好些人都是知道的。自然,地位不断上涨的陈晴儿也在这一行列。猜测着秦天理会来,陈晴儿并没有休息,而是点着红烛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