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这样地生意,对生活在黎坪县的其他普通民众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帮助,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改善。
“你先规划,我去给国君上书,我愿意向国君保证若是此计不行,我就革官辞职,以后不再踏进官场半步。”贺之文发狠的说道。
“若你能做到降低黎坪县的税率,我保证可以让黎坪县的百姓收入提高五成。”尹清歌自信满满的说道。
没道理现代拆迁富了那么多户,在古代这个方法就行不通。
黎坪县农耕产业发达,既靠山又靠水,地理资源优势十分的明显。树木繁多,尤以桑树为主;动植物种类丰富,完全可以形成以家具、餐饮、针织和水运四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家具和餐饮她已经在运作了,关于针织方向,花晚晴以前是在都城开秀坊的,加之她对贺之文的一些小心思,尹清歌觉得让她来黎坪县开铺子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三方位环绕,加上黎坪县整体拆迁整治
,怎么会有不富的道理。
此时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等着贺之文的奏报获准之后,一切就可以开始实行了。在铺子事情完全丢给赵大虎和李氏兄弟等人之后,尹清歌终于又找到了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
大约过了七八日的功夫,贺之文又登门了。
贺之文还没说话,尹清歌看着他面带喜色,就知道这次的事情成了。
“清歌,我听说国君本来是不同意的,因为墨相爷极力赞成才促成了此事。国君已经同意了将黎坪的税率降低五成,但是只有三年的期限。”
三年吗?尹清歌在心中,默算了一笔账,三年足够了。
“贺大哥,我希望你回去写一封书信给花晚晴,她对针织行业十分熟悉,之前曾经在都城开过绣坊,黎坪县若是要发展离不开她。”尹清歌此举是想一举两得,既解决了黎坪县桑树多、无产出的问题,又解决了贺之文个人的终身大事。花晚晴为人精明,擅长经商,正好可以弥补贺之文的不足,当然,现在这一切只是尹清歌的想法而已
。尹清歌三位一体的规划让贺之文听的直拍手,连尹清歌留饭都不吃,直接骑马跑回县衙给花晚晴写信去了。
墨临渊走了之后,清风村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快要深秋了,地里的事情差不多都忙完了,就等着县衙的人来收了税之后就可以备货,准备过年了。如今的日子,对清风村的人来说,简直不敢想象。不愁吃,不愁穿,比起地主家的日子可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地主家还得看天吃饭呢,他们凭自己的一双手,就能堂堂正正的养活自己和一家人,腰杆不知
道挺得多直呢。
走出了,说是清风村的人,那没有不伸大拇指的。董夫子考虑到尹无缺明年之后就不在他那里读书,与其将草堂空置,不如教化更多的人。于是和孙富贵一商量,打算明年私塾对外开放,全村的适龄的孩子都可以来念书。就算不指望出人头地也要能识的
几个字也行。
清风村的人,走出去就要和别人不一样。
董夫子的此举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孙富贵为此还特意把董夫子家的宅基地又扩大了一倍,算是村里对董夫子此举的支持。
清风村早已不是原来几十户农家的景象了,孙富贵这个村长也比孙天贵当村长时更加的威风,毕竟手底下管着人的数量和质量可不一样。
这一日,尹清歌正在家里教两个孩子学子如何快速背诵记忆,孩子的难得的休沐日,尹清歌想教他们一些有趣的东西。
“东家,县令贺大人到了!”
尹清歌思考了一下,让人将贺之文请进了会客厅。贺之文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亲自上门来拜访一定是有了什么非她不可的事情。
会客厅里见到贺之文,让尹清歌吃惊的是,贺之文比之前在她在黎平县偶遇那次更加的狼狈了,胡子也没有刮,一根根青色的胡渣让贺之文平白老了十来岁。
“贺大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尹清歌惊讶的问道。
“清歌,我这次来事是想请你帮忙的。我这里几日一直在对比黎坪县和其他富裕县的差别,最后发现归根结底是商业的不发达。”
贺之文像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一般,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