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时分,母子三人,每个人拿着自己各自的收获,伴着清风村的袅袅炊烟,走下了清风岭。到家的时候沈嫂子已经做好菜了,见三个人手里的食材,二话不说立马开伙,打算加菜。沈嫂子经过这半年的时候已经对家里的三位东家很了解了,比如今日,若是她因为做好菜了,不把他们带回来的菜
做好,他们也不会不开心。
但是如果像她现在这样,立马给做成菜端上桌子,则会立刻受到表扬,东家心情好了还能给些赏钱。
菜端上来的时候,色香味俱全,带回来的每个菜都充分的得到了利用,无缺和无忧都特别兴奋,今天的菜都是他们自己摘回来的,吃的饭也比平日里多了小半碗。
尹清歌不吝啬的让老顾给了沈嫂子十两银子的赏钱,一个是表扬她会做事,二是她这菜做的不错,值得赏。
日子就这样的过着,尹清歌每日里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听老顾汇报家里的各种大小事和听杨氏汇报作坊家具店里的各种事。一般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尹清歌都会让权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尹清歌可不打算大权独揽,把自己给累死。事情只要不出乱子,下面的人不乱来,很多事情她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不去计较
。
这是多年的雇佣兵生涯养成的习惯,凡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
好在尹清歌挑选的人都很负责,有这几个领头的看着,下面的人干活都很卖力,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这一日,从金陵府传回来一封信,尹清歌打开看,原来是李二找人写了快马加鞭的寄回来的。信里面说,他初到金陵府的时候一切都好,大家都打听到他这铺子是租的景家时候,金陵府的商人们都没有异
动。
直到几天前,也不知道是谁放出来的消息,说“宜室”是乡下来的店铺,没有什么背景,更没有和景家牵扯上关系,不过是暴发户的过江龙罢了。
消息传开后,“宜室”的招人和施工都受到的阻挠,可是却找不到到底是谁做的这些事情。李二在信里向尹清歌表示了自己的无奈和无能为力,尹清歌从字句里能看出李二的有心无力。
这样的情况,尹清歌早就预想过,自己去金陵府是分了那边家具店的一杯羹了,人家不跟自己急才是有问题呢,可不是哪里都能运气那么好的碰到章老大这样的行业领头人的。
越是大的地方,人事关系越是复杂,只是尹清歌没想到这次来的这么激烈,店铺还没开张,这些人就忍不住的下手了,这么快这么狠,像是不想让她的“宜室”在金陵府立足。
尹清歌这脾气吃软不吃硬,既然有人这么不想“宜室”在金陵府立足,她偏偏就要开的大张旗鼓,本来不想麻烦景家的,看来这回要把他们抬出来震震一些宵小之辈了。清找来理事房剩下的几人,让他们把景天送给无忧的那面玉佩给临摹了出来。挑出最像最好的衣服,差人给金陵府的李二送去,随着信一起去的,还有尹清歌的口信,是带给李二的。若是还做不好,便回
来清风村来,她另外派人去当这个掌柜的。
信物和口信很快的到了金陵府,李二看到来的只是个送信的失望之极,他本以为尹清歌会过来的,毕竟金陵府的铺子不容有失,他现在怕是守不住了。
李二来了金陵府才算是知道了什么是世面,这金陵府大掌柜们挥金如土的样子很轻易的震慑了他,本来他以为他很快也会是这些掌柜中的一员,没想到这店铺还没开始,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
李二无力的打开尹清歌让人带过来的信,里面只有一幅画,画中是一个玉佩样子的东西。李二有些迷惑,尹清歌让人送他这个干什么?难不成让他打个玉佩去景家联络关系?尹清歌强硬冷淡的作风李二很了解,不会让他做这样的无聊的事情的,肯定是还有什么事情是他没有参透的。瞧着尹清歌画上的玉佩,李二产生了一个及其奇怪的想法,尹清歌一定是希望他把这个图纸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