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自投罗网上

势在必得,易允此时不笑,更待何时?

就在这时,易允的耳中突然传来了天子的问话:“易卿,因何发笑?”

易允一惊,他没想到天子在这种时候还时刻留意他的嘴脸,竟连他这样不被人察觉的浅笑都看了去。

不过,他定了定神,如今的天子在他眼里已经只是笼中的小鸟,早已不是一言九鼎,稍稍不小心就能让人身首异处的威严君王了,不必顾虑。

因而易允沉了沉面色,很平静的把最后一场戏给演好,他将双手平整在额头之上,匍匐在地,磕头应道:“回陛下,臣是在笑外面那群乱臣贼子。”

话音一落,天子闻之抬头透过殿前的窗户,能隐约可见皇城外硝烟弥漫的红光,一道又一道地打破了京城的黑夜,他蹙了蹙眉,不解道:“哦,为何?”

对,天子想不明白,众臣也想不明白,明明外面的叛军如此嚣张,易允不仅不担心,反而要取笑他们,莫不是失心疯了?

当然,易允之所以笑是因为外面的叛军是他一手促成的,他不可能如此作答,他只随便编纂了一下说辞,正言答道:“臣在笑他们愚蠢,他们自以为谋反一事百密无一疏,殊不知宫城之中,有禁军护卫,陛下殿外有供奉守护,如何攻得进来,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最终也就落得个人头落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自投罗网。”

易允的话说得轻快无比,也让在场的朝臣们放下心来,在听到他哈哈大笑之后,他们也一同笑了起来。

此时,天子凝重的眉宇也缓和下来,随着易允的笑声,他笑得恣意自然。

皇城宫苑,曲廊回旋,过正殿,行十里雕梁画栋的长廊,便是一间议事院。

此时,议事院中灯火通明,明耀的烛火把整座殿堂照得徐徐生辉,堂中人头攒动,时不时传来几声碎碎的议论之声,而红框门外有重兵把守,各个聚精会神遥望着远处硝烟火烧。

“轰”!一声巨响从天牢之处传来,仪式堂在巨响的波动下,摇晃了几下,让在堂中的一众大臣脸上浮现出了焦虑的神色,甚至有几人已面色泛白,头重脚轻地跪坐不稳身形,跌坐在地。

只见两位年老体宽的大臣摔在地上,臀部着地,随即大腿连带着小腿一起颤抖起来,还未重新坐回垫子之上,就伸手,用朝服擦了擦额头上明显被吓出的豆大汗滴。

看着堂下几位臣子如此失态的狼狈模样,天子捏紧了金镶雕龙扶壁,用苍老却仍旧有力的嗓音吼道:“混账!成何体统?给朕起来!”

天子此刻也是不安,他坐在金鸾之上,没有穿着衮冕大裘,只一身便衣常服,但他的威严还在,他的金纹冠帽未摘,就容不得叛军的声势吓得他手下的大臣屁滚尿流。

朝臣听到天子的怒火,赶紧从坐回垫上,拼命想稳住颤抖的双腿,可是牙齿却不听使唤的上下磕碰,回道:“是…是…是,陛下。”

天子见朝臣如此,烦躁的挥了挥手,此时殿中的大臣多已年迈,享乐太久,早没了铮铮铁骨,哪里经得住叛军的恐吓,他们在今日朝会散了之后,突然听闻孟国叛乱,孟三公子在城外扣留了出城的大臣,立即乱做了一团,六神无主,还有甚者欣喜自己没有出城相送。

如此朝政,天子怎能不为之心烦,他在今日事发之后,一直细细回想整整十二年的理政之路,才惊觉,他虽然每日上朝理政,却从未尽心,能偷懒的便就偷懒了。

是他,给朝廷带来了一股懒政之风。

哎,悔不当初,天子叹了口气,凝神望向堂下一侧,靠近自己身旁,跪坐着闭目的易允。

哼,这老家伙倒沉得住气,叛军的厮杀声都近在耳畔了,他还无动于衷,不愧是大司马,也只有吴唐甫才能与他争锋,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