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搬去了荣京,东里自然是留在仓城了。
但那点距离可难不倒他。
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他马不停蹄的工作,早早把工作都安排完之后,顶多再过去二老那儿看看越来越好看的女儿,然后就直奔荣京。
周五的半天,加上周末两天,他可以一步都不走出她住的地方,每周如此,不闲腻。
夜里神秘兮兮的凑到她面前,“你们研究所说没说允许你什么时候再生?”
她视线还在书本上,没怎么听进去,随便回了句:“哪管那么多?”
“那就好!”他听完勾唇,顺手拿走她的书,憋了一周化身为狼扑上去,“我也努力一把,争取一次中俩!”
余歌听完反应过来,忍不住白了个眼,“你还是算了吧。”
他忽然停下来,一脸严肃,“什么意思?我不行?”
她最怕他这么认真了,摆手投降,“你行你行!”
“你都行了,不表现一下不合适!”他趁虚而入,冠冕堂皇!
可惜的是,他们的第二个宝宝还是单枪匹马来观赏这世界的,并没有带他的同胞。
某人因此而理直气壮的日复一日缠着她,“我非得弄一对的出来!免得每次聚会都被人嘲笑!”
余歌瞪他。
谁嘲笑他生不出双胎、三胎的了?明明就是他想多生几个的借口!
弟弟两岁的时候,晚歌马上就四岁了,小嘴又俏又巧,偶尔跟她奶奶出门被媒体看到都会问她爸妈忙什么,为什么狗仔拍不到。
起初她都是怕生的躲在奶奶怀里,后来就成了一脸奶萌的看着镜头,“忙着给我造小妹妹呀!你们等我妹妹出来再来哦!”
媒体对他们一家格外的友好,大概是因着东里在娱乐圈的口碑一直极好,为人又低调。
更因为上余歌在两年内已经被标榜在药研所内网首页,全国表彰过,甚至入了国际贡献奖竞选。
但她最后自己退了,因为太年轻,她不想承受过重的褒奖,宁愿默默无闻过祖国奉献,光环都是次要的。
也是因为他们夫妻俩的身份和成就,只有他们俩享有那种特殊待遇,比如:余歌作为国家药研所的人,对她的报道自然都是一板一眼的国家杂志社。却总是会看到关于她的爱情、家庭的报道,风格偏向娱乐圈。
而娱乐圈那边本来东里是主角,但很多人做娱乐新闻依旧喜欢做他们俩的功绩,抢了国家杂志的工作!观众还都津津乐道。
甚至帮他们的婚姻总结为:骗来的幸福!
关于女儿的名字,东里就这么定了,原本余歌想让他换一换,他坚决不同意,加上又不知道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女孩,如果是男孩,说不定他就忘了这个。
结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公主。
她刚怀孕的前两个月,东里开始把工作都搬到了家里,她睡觉的时候他就去书房,她醒着的时候就基本都在陪她。
肚子大得不方便行动的时候,他更是几乎充当了她的双手双脚,家里人在旁边想搭把手都没有机会。
也是孩子出生前两个月,东里开始留意小孩子用的东西。
而且,他买回来备用的全是女孩用品,家里顿时到哪儿都透着一股粉粉嫩嫩的气息。
余歌问过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生女孩。
她还以为,他会说出多么浪漫的回答,比如他想要个小情人宠着,或者女孩子会对妈妈贴心之类的。
然而,他只是微挑眉,道:“女孩多好,你看东里简,身扛肩提没一样不行的,哪怕我现在完全当甩手掌柜,公司里的事也绝对难不倒她。女孩子以后做了姐姐也更会照顾人,以及,帮父母教育弟弟妹妹!父母可不就省心了?”
余歌听完一来无语,搞半天,他就是想生一个劳役工?
明明别家的爸爸都是把女儿宠得不行不行的,他怎么这么另类呢?
好在,东里挽歌踩着秋初的晚霞出生时,他这个当爸爸的最激动,也最上心,跑来跑去的所有事都是他一个人在忙。
余歌生女儿的时候算是很顺利,就是她中途睡着了一会儿,把医生吓到了。
她醒来的时候,女儿已经被护士抱走了,所有人都看过了,唯独她自己没看过,接生的医生忍不住笑她“心真大!”
“没看着就没看着吧,以后多的是机会!反正也没你好看!”东里那时候已经在旁边陪着她了,说了这么一句。
她微蹙眉,“我更想看了。”
有多不好看?
东里挽歌其实也很委屈,因为一岁之前但凡见她的人都说难看,她皮肤没随妈妈的白皙,反而透着小麦色,要不是长相还看得出跟爸爸像,估计要以为是抱错了。
而且一岁前她还有个相当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额头长得像极了贴画里的寿星老爷爷,鼓鼓的,说萌也萌。
丑萌丑萌的!
可是家里都把她疼得不行,尤其爷爷奶奶和她爸爸。
余歌曾经两次觉得小孩是不是哪儿不对劲,会不会生病,但是医生说正常,长大慢慢就好了,“这种女孩子长大了额头很饱满,才好看呢!”
她半信半疑。
事实证明,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