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事出有因

一号大秘 许开祯1 5427 字 11个月前

一个司机借着市长名义,中饱私襄这么多,也是醉了。

邓一川又把思想集中起来,认真听苏芩讲。

苏芩说:“按照相关程序,调查结束后,确定你没有任何问题,组织要出面为你澄清。今天呢,就算是我代表纪委,先跟你谈谈心。一来,感谢你的配合,帮我们查清了陈原同志在担任市长期间所犯的各种错误。二呢,想听听你的意见,对这一段时期的调查,你还有什么想法?”

苏芩说到这,顿住了。

邓一川心里说,有,想法很多。但嘴上却说:“没有,真的没有,我很感谢组织,是组织在关键时刻救了我,如果不是这次调查,我很可能也会跟着犯错误。”

邓一川说这些话如此流畅,如此诚恳,这在苏芩看来,是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她印象中的邓一川,真不是这样。但一想邓一川在里面的种种表现,苏芩锁着的眉头松开了。

苏芩说:“没有就好,有呢,也没关系,什么时候想找组织谈,就开诚布公地跟组织谈。当然,直接找我也可以。”

“谢谢苏书记,我真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邓一川进一步表态。他表态的样子让人一点看不出破绽。苏芩不得不佩服,经历对人的磨砺还有改变,真是很神奇。

苏芩脸上浮出一层欣慰,继续道:“第三嘛,既然调查结束,你呢,也没任何问题,就要重新面对工作,这是今天找你来的主要内容。”

邓一川哦了一声。工作两个字,让他心里一热。这段日子一直在外面奔波,上班的感觉好像被冲淡,今天重新回到大院,愿望突然强烈了许多。

他有点急切地看住苏芩。

苏芩道:“我希望你能正确对待这次调查,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阴影,也不要有思想上的顾虑。不能因为接受了一次调查,就变得心灰意冷,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这种思想要不得。依然要像以前那样,充满信心地去工作,这点你能做到吗?”

邓一川想了想,没说能也没说不能,只是机械地点了下头。

苏芩又说:“当然,组织上呢,也不会因为你接受过一次调查,就把你打入另类。毕竟犯错误的是高原,不是你。至于下一步你到哪工作,这个我还不能明确告诉你,需要组织研究讨论。但不管到哪,都要打起信心来,要有热情,懂吗?”

苏芩本来想把普天成说过的博物馆直接道出来,话到嘴边,突然又拐了个弯。决计先含糊一下。

她知道,有些事情说的早了不好。

苏芩前面的话,虽说也说的中肯,但多是官方语言,邓一川也只当是按官方语言来听。他知道,这种场合,不官方是不行的。

苏芩最后这一声懂吗,却让邓一川心里狠狠地暖了一下。

这可一点不是官方语言啊,是打苏芩内心里发出的。

邓一川的目光变得朦胧起来,甚至有点要湿。现在的邓一川,太需要这种声音,太需要这种鼓励和感动。

“我懂。”邓一川郑重地点了点头。

谈话又持续了十来分钟,因为外面有人等着见苏芩,苏芩也不敢太让邓一川占掉时间。最后她跟邓一川交待几句,归纳起来就是:

一:不要有包袱,正确对待这次调查。

二:对今后工作要有信心,不管将来去哪里上班,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因这事拖住后腿,要扬起头,往前看。

三:有事可以大胆主动找组织反映,也可以直接找她。她这扇门,不会为邓一川关上,随时欢迎他来谈心。

四:不能对组织有任何抱怨情绪,更不能消极。

说到这,苏芩顿了顿,斟酌了半天词藻,道,叶芝的死,我也很难过。但这件事上,我希望你不要搅进去太多,你自己的前途也很重要,明白吗?

邓一川想了想,道:“明白,请苏书记放心,我绝不会多事,但也绝不会做一个没有底线的人。

听了底线两个字,苏芩眉头猛一紧,随后,缓缓放开了。

苏芩内心里,其实是不愿邓一川妥协的。

妥协的人太多,那些人就越发肆无忌惮了。

苏芩有红脸的习惯。尤其一些她认为属于秘密的事,别人一旦问起,她便禁不住地脸红。

这也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政治上真正成熟的人,比如普天成,比如田中和,还比如巩良碚,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脸红的。越是秘密的事,他们做起来越笃定。

苏芩当然不能说,而且也无法说。

这事的确是有人跟她交待了的。而且不是一个人,两个。

第一个,苏芩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市委书记田中和。

那天田书记将苏芩叫过去,先是拐弯抹角问了一些别的事,然后话头落到邓一川这里。田书记先是发火,说邓一川这一年多教育白接受了。“本来想,有过这次教训,他会改掉他那些坏毛病,会严格要求自己。组织也不是不给他机会,毕竟我们也是爱才的。可他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坏毛病比以前多了许多,这样下去,危险!”

田书记重重地用了危险两个字。

苏芩只好问:“他又做什么了,惹书记这么不高兴?”

田中和说:“不是惹我生气,是他目无组织目无原则,出来这长时间了,他向哪一级组织汇报过?还有,最近听说他跟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好像借叶芝同志的死兴风作浪。”

苏芩心里腾一声,她就怕田中和提这个。

邓一川出来后,苏芩一直在关注。这既是对陈原负责,更是对邓一川负责。邓一川在外面做什么,跟什么人在一起,苏芩了解得都非常细。

叶芝出事,在吉东激起的漩涡很大。市委市府两个大院,表面上看似很平静,但暗中,议论声此起彼伏,想禁都禁不住。这已经不是不让人说话的年代,有些话大家可以不讲在明面,私底下,三、五个在一起,却什么也讲。

作为陈原的朋友,叶芝出事,苏芩比谁都难过。但她不能表现出来,也无法表现。只能将痛苦藏在心里。内心里,苏芩巴望有人把此事揭开,曝出去,事情只有闹大,上面才会出面。所以当听说邓一川也在暗中调查此事时,苏芩非但没阻拦,还暗暗给他鼓劲。但心里同时也担心,这会让邓一川处境非常不利。

苏芩知道,关注此事的人很多。盯着邓一川的人,也绝不会只是她一个。

现在果然证明,书记田中和也知道这事了。

田中和又说:“你是纪委书记,你得想办法阻止,不能让他借这些事再兴什么风作什么浪。还是那句话,对邓一川,我们是跟陈原分开看待的,只要他个人没什么问题,组织上还是会给他机会,也希望他能珍惜这样的机会。年轻人嘛,以前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受陈原同志的影响,组织上能理解,改过来就是好同志。可他要是顽固,既不接受教训也不反思自己,仍然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那就怪不得我们了。”

顿了一会,田中和又说:“是不是啊苏书记?”

苏芩不说点什么真是不行了,硬着头皮接话道:“这些事我还真不了解,这样吧书记,我下去后马上调查,如果他真有这方面的迹象,纪委立即找他谈话。我同意书记的意见,对年轻人,我们还是本着能培养的培养,能挽救的挽救。邓一川是聪明人,我们只要把态度亮给他,相信他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好!”田中和叫了一声好,就又跟苏芩说起别的事。

这便是谈话的艺术。越是重要的事,谈得越短。有些甚至点到为止,绝不多谈。

不管田中和再谈什么,那天的苏芩是再也听不进去了。而且苏芩坚信,田中和嘴上说要挽救邓一川,重新给他机会。但她敢保证,田中和绝不会真的去挽救邓一川。怕是在挽救他自己。

田中和做了什么,苏芩不能说不清楚。田中和怕什么,苏芩更是明白。事实上叶芝一死,吉东很多人都怕起来。这怕是他们一开始没想到的。毕竟死的是市长夫人啊,如果有人真较起真来,揪住不放,吉东可能就要大地震。这是田中和绝不想看到的。

田中和真正的意思,无非就是通过她警告邓一川,给邓一川敲警钟。

苏芩能警告吗?

内心里,苏芩多么希望邓一川坚持下去啊。而且她也相信,邓一川不会被谁吓住,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被什么诱惑,以苏芩对邓一川的了解,为了陈原夫妇,邓一川什么都可以豁出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她也怕。田中和那番话,绝不只是说说。如果邓一川真的激怒了他,他真是什么都可以做出来。

苏芩不想邓一川二度进去,真的不想。

另一个找她的,是省委秘书长普天成。

这很令苏芩吃惊。

苏芩真是没想到,这种时候,普天成会记起她,还将她刻意请去省里。

普天成也跟她谈到了邓一川,是在谈完其他事以后,普天成装作很随意地问:“对了,陈原那个秘书,最近怎么样了?”

苏芩说:“首长是说邓一川啊,调查已经结束,人放出来了,但结论还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