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东活跃的几家地产企业或是地产商中,陈原跟曾国富走得近,也确实为曾国富的国富地产开了一些绿灯。陈原有一些想法,面对吉东已经形成的格局,陈原想用曾国富来遏制其他几个地产商,进而遏制田中和跟王华伟。
当时邓一川就婉转地提醒,曾国富这人,表面看老实忠厚,但那是急于找靠山,一旦有人撑腰,他内骨子里的膨胀就会显出来。
邓一川当时曾给陈原介绍过另一家地产企业,就是江上敏的三江地产。但陈原在三江和国富集团间平衡来平衡去,最终还是选择了曾国富。
邓一川想,陈原当时的禁忌,更多可能来自于江上敏是女老板。
可现在看来,陈原当时的选择是错误的,至少算不得妙棋。陈原出事,跟错付曾国富有很大关系。
吉东有名的地产商有三家,熊百发的百发地产,吕四海的四海集团,下来便是曾国富的国富地产。江上敏的三江,当时还排不上号。只是后来借助于两个项目,才突然间做大。江上敏应该算是一匹黑马。
陈原选择曾国富,除江上敏是女老板外,确也有其他不得已的原由。
一个人要想控制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先控制住经济命脉,说俗点,就是手里要有几张王牌,可以跟对方叫板。
陈原到吉东上任时,吉东已经是铁板一块。熊百发跟市委书记田中和关系由来已久,作为连任两届书记的田中和,不知在百发地产身上花了多少心血。作为回报,熊百发当然什么都听田中和的。加上熊百发做人方面有太多过人之处,能将吉东一大半官员玩在手上,跟常务副市长王华伟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所以,陈原要在吉东干点什么,最大的阻力并不是来自田中和跟王华伟身上,而是直接表现在熊百发这边。
按熊百发的话说,不管哪个来当市长,不拜好他这个码头,一天好日子都甭想过。
吕四海的光兴集团进入吉东虽然较晚,但你绝不敢小瞧这家企业。吕四海在省里有着非常隐秘的关系,这些经纬交织的暗线随便抽出一根,都让人大惊。
尤其吕四海跟省人大常务副主任的关系,更是被坊界传得神乎其神。吕四海起家,就靠着这位副主任。
副主任原先是省城海州市长,吕四海以前是在省城海州做生意,后来这位市长升任省人大副主任,海州换了新市长,吕四海觉得他在省城海州的使命已经完成,这才转战到吉东来。
吕四海为人十分狡诈,不明确跟着谁,对谁也暧昧,是吉东地产界有名的“吕狐狸”。
陈原也动过他脑子,但此人嘴上一套背后几套,几番接触下来,陈原就被吕四海玩怕了。
他说:“我见过商人,但没见过这样的商人。跟他打交道,孙子兵法都不行,你得会迷宗加太极再加无影追风拳。可我不是玩拳术的啊。”
这拳术,其实就是指权术。
邓一川一心想促成的,是江上敏的三江集团。不知为什么,从跟江上敏第一次见面之后,邓一川对这个女人,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后来的接触更是证明,这是一个可以靠得住的女人。
这年头,有什么比靠得住更重要的呢?
陈原不能说没动过心,他也几次承认,三江集团确有过人之处。
但在跟江上敏的关系上,陈原处理得却非常让人看不懂。
“三江集团潜力巨大,也是政府应该着力要扶持的,但拿三江来平衡另外两家,时机还不成熟。眼下要紧的是,得有一家直接要顶上去。”
陈原喜欢顶,喜欢硬碰硬的对抗。这是他性格中最大的亮点,却也是最致命的短处。邓一川有段时间婉转地劝陈原,让他适度藏藏锋芒,不要将吉东空气弄得剑拔弩张。陈原却说:“我也懂得迂回,懂得以柔克刚,可我有时间吗?”
是啊,时间!
市长跟书记不同,市长是要干实事的。没有实事,没有过硬的政绩,哪个还敢为你站台?加上陈原的血性,他曾拍着胸脯跟省里打保票,不将吉东整出点大动静,不用省委免职,他自己脱下官帽去种田。
田中和跟王华伟却吃定了陈原,陈原想急,想火速推进,他们偏不,磨磨蹭蹭的,跟陈原玩污泥术。
所谓污泥术,也是陈原一语道破的:“他们四周挖了塘,灌满了污泥,就想把我陷进去,困住我的双腿,你说我不冒点险行吗?”
这一冒险,陈原就将宝错押在了曾国富身上。
不是说曾国富背叛了陈原,没那回事。关键是曾国富极不成熟,跟老辣阴狠的熊百发和奸诈善变的吕四海比起来,曾国富还是欠缺诸多火候。
不成熟啊。
比如他跟熊百发斗狠,在金龙湾拿地这事,做得就很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此事引爆了陈原的危机。
当初邓一川也劝过曾国富,市长陈原也一再警告过此人,让他不可莽撞,更不可乱来。可曾国富压根听不进去,像是红了眼般,非要跟熊百发一争高低。
结果……
水岸花园在吉东,算得上高档住宅。能在这里拥有一套房,不只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关键的,它会让你的社交面发生根本性变化。
住在这个小区的,非富即贵,绝对算得上吉东的成功人士。
这里曾经是全吉东乃至海东省最有名的国有企业吉东化工的厂区,吉化十年前就倒闭了,厂房一直空置,不少地产商眼巴巴盯着这里,但最终都没能吃到这块肥肉。
直到地产商曾国富出现。
地产商曾国富并不是地道的吉东人,关于他来自哪里,吉东上下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江北人,也有说是浙江人。更多的则说他来自市长陈原老家广怀市永川县,甚至跟陈原打小就是邻居。关于这种说法,没有人确认也没有人否认,包括邓一川,到现在也不知道曾国富老家究竟在哪。
甭小看出事地这种事,有时候它重要得很。官场里或明或暗都有一个圈子,这圈子有时是按地域构成的,比如东湖帮西山会,还比如湖东同乡会湖西联谊会,都是围绕着地域结成的。其中纽带就是同乡这层关系。有时它也会超越出生地原则,以大学校友啊党校多少期啊来构成,核心目的就是共享资源。
不管曾国富来自哪里,吉化集团这块风水宝地最终是被他拿下了。水岸花园不过是整个项目中的一个,一共有十八幢楼,曾国富给市政府划出三幢,当时的入住价连市场价一半都不到。
这里面的猫腻就是政府在批地过程中给开发商多种优惠,做为一种公开的回报,开发商拿出几幢楼来,让利给政府。
说白了就是让利给在政府上班的这些人。
跟章小萱结婚时他什么也没有,农村的爹妈拼尽全力,东借西凑,只帮给他二十万,就这,家底已经朝天了。邓一川还有妹妹,当时上高一。见父母为他结婚愁成这样,妹妹邓一简骂他:“是不是想把爹妈愁死才甘心,那个破婚,结不了可以不结。”
妹妹的话提醒了邓一川,邓一川再也不敢跟父母提借钱的事。他东拼西凑,还从老墨和沈丹那里借得不少,才买了夫子庙那个二手房。
原以为这样的努力会得到章小萱一点肯定,没想章小萱一听要在夫子庙那种地方买房,嘴巴一下拧歪了说:“邓一川,别给我丢人现眼,我章小萱还没掉价到那份上。”
邓一川刚辩解一句,“那地方怎么就掉价了?”章小萱杏眼一怒,带着不屑道:“邓一川你这市长秘书当的很有成就啊,你去打听打听,那地方的房子能当婚房,你还不如把我娶进狗窝里算了。”
那时候他们已经领证,领证后,章小萱的本性便开始暴露。邓一川才发现,这是一个很会隐藏的女人,一旦将那层包装撕开,她的内幕近乎令人震惊。
但后悔显然来不及,再者邓一川也不想让叶芝阿姨失望。他硬着头皮,心想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章小萱会对他满意的。
婚最终是结了,可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邓一川才明白,房子不过是个借口。就算买一套豪宅娶了章小萱,他也照样会活在她们母女的奚落和抱怨里。
不合来自于做人观念的不同,来自于她们母女无法满足的那份贪婪。
婚后邓一川才知道,陈原夫人叶芝嘴里的小萱,跟生活中真实的章小萱,一点不沾边。一个是虚构美化了的,而他娶来的老婆,却是一个让人叫苦连天的女人。
邓一川本来没有换房的想法,换不起。虽说进了政府,当了市长秘书。可他毕竟也是一般公职人员啊,现在房价比胖子身上的肉长得还快,几乎一眨眼一个房价,换房,做梦去吧。
妻子章小萱却不这么想。一听政府要修楼,章小萱第一个说:“好哇好哇,终于可以离开这狗窝了。”
听听,她拿邓一川父母血汗钱买来的楼房当狗窝。
邓一川说不可能,别做这梦了。章小萱脸一横,骂:“邓一川你还能不能让我开心点,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这也不能那也不该,我的青春已经让你毁了,难道连尾巴你也要毁掉?”
“尾巴?”邓一川不解地看住妻子,妻子章小萱很多时候说的话,他都有些听不懂。其实真实的原因不是听不懂,是不想听懂。
“青春的尾巴!”章小萱大叫,“邓一川,我都马上要三十了,三十,一个女人过了三十岁,全他妈完了,你就让我梦想成真一次行不?”
“你已经三十三了,当初你瞒了我五岁,五岁,不是五个月。”邓一川恨恨道。
“靠,邓一川你找死啊,没本事倒也算了,就当我那时瞎了眼,竟然说我瞒岁数,不怕天打雷啊。”然后又说,“邓一川你给我看清楚,这张脸像是三十三岁的女人嘛,像吗?”
章小萱一急,就拿脸来作证,她自以为那张脸很嫩,很青春,企图让邓一川相信,她是绝没有骗过他的。
邓一川木然地盯着章小萱看了一会,道:“像四十岁的。”然后拿起包,出了门。
身后传来章小萱气急败坏摔砸东西的声音。
“砸吧砸吧,砸掉这个家全都解脱。”邓一川一边诅咒一边往楼下去。
邓一川能在这幢楼上分得一套,完全是因了市长陈原一句话。
一次他跟陈原下基层调研,同去的还有市政府秘书长也就是市府大管家王维民。他们在下面呆了一共五天,转了好几个地方。回来的途中,邓一川电话使劲叫响,章小萱疯了般地打给打。当着二位首长面,邓一川不敢接,又不敢关机。一旦关了机,回家肯定没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