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圈内,曹国华就是活招牌,只要是曹国华门下的学生,就是铁打的品质保证。
曹国华这两年的设计风格,有了极大的改变,有人说他是老骥伏枥,有人说他是丢掉规则做最后的狂欢,有知道内情的人,笑着摇头,淡淡地说,“这是曹老和他带着的一帮年轻人打成一片,互相学习。”
就比如设计食堂图纸的这位设计师,他是曹国华近十年来,最喜欢的学生。有人私底下评论,曹老尽心教这位小徒弟,该人将来的声望必定赶超曹老。
只是这位小徒弟,到底年轻,设计理念新颖、跳脱,又在某些细节处,传统别致。
还是能看得出来曹国华的设计风格痕迹的。
比如这次的食堂图纸,在国人审美,方方正正、端庄大气的风格外,运用大量的玻璃钢材,利用玻璃的透明和反射作用,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且光透过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的感觉。混凝土是建筑的主题,更是建筑师水平高低的分界线,用得好的是美感,用得不好就是粗拙笨重。
要做到力与美的结合。
“老师,你找我?”
过了十点,戴瀚漠才进设计院,有人转述说曹老找他。屁股没在凳子上坐下,又去楼上找曹国华。
曹国华年龄已过八十,是退休后返聘回设计院坐镇的,按着曹国华的本意,他觉得自己热爱建筑是希望能在建筑设计方面,发挥最后的余热,可精力和体力到底有限,是应该退出给年轻人机会。江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他工作了五十多年的地方,所以当院长主动找到他,请求他帮忙培养一两个有些才赋的年轻人时,曹国华一口答应了。
挑来拣去,只有两个人最合眼缘。
第57章
曹国华现在带着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魏平金,一个是戴瀚漠。
这两个学生,年龄差别了三十岁。
魏平金是年少得意,很早就进了设计院,在曹国华未退休时,就和曹国华共事过。为人沉稳、做事严谨,在成为曹国华的学生前,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有过几个代表作,大大小小的奖杯得过好几个。难能可贵的是,他肯舍弃荣誉,跟着曹国华静心学习。
业内说魏平金是最像曹国华的人,把曹国华的设计风格学了七八成。
曹国华对魏平金是满意的,却又有些遗憾,看魏平金的作品就像是在看自己的设计稿,满意却没有惊喜。
在创意这方面,曹国华更欣赏的是另外一个学生,戴瀚漠。
戴瀚漠在大学时参加过专业竞赛,得过比赛第一名。
当时主办方是曹国华的一个学生,把作品带到曹国华面前,让他做评委点评一下。曹国华初见便觉得惊艳,问这是谁的作品,推荐人说,“戴瀚漠,还没毕业的一个在校生,他的创意是不错,美观和新意都有,可就是太过天马行空了,建筑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都高,土地利用率也有些问题……”
曹国华听得直摇头,“你说了他是在校生,没真正建过房子,怎么知道怎么充分利用土地。比着你们,也就是差了点经验,我瞧着挺好。”又说,“等他毕业了,让他跟着我,我教他。”
推荐人听得直呼意外,曹国华很少这样称赞一个人。
可惜当时戴瀚漠毕业就出国了,在国外摸爬滚打了几年,没混出来名气,灰溜溜地回国了。代表作没有,但戴瀚漠的设计风格变得更加张狂、犀利。
曹国华第二次抛橄榄枝,戴瀚漠当时没更好的选择,就进了设计院,成了曹国华的学生,这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
曹国华第一次见戴瀚漠时,他慈祥得像个老爷爷一样,耐心地问戴瀚漠,“你的设计为什么总是不走寻常路?”
戴瀚漠当时可能知道曹国华是谁,或许只是他不在意,“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曹国华规矩了一辈子,到老了,和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成了忘年交。
是啊,谁说设计就一定要走寻常路,那这栋楼和那栋楼有什么差别。
戴瀚漠刚成为曹国华的学生时,桀骜、轻狂,就算他才华横溢也挡不住的招人厌烦。他像是个叛逆期迟到的二青年,坐不住、闲不住,看什么都不顺眼又毫无成就。
曹国华却从管教这个年轻人,发现了乐趣,同样,他找到了戴瀚漠的问题症结,“你的作品,外形是能多张扬就多张扬,偏偏要和大众审美不一样,但细节处,却是收敛、精细的。”
“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喜欢的是什么。”曹国华帮戴瀚漠,下了病情评断书。
此后,戴瀚漠收敛起脾性,耐心学习、认真工作,回归正常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