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关闭的房门,苏父苏母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见了一抹湿润。
许久未见到如此懂事的儿子,竟令他们心底生出许多感动。
apapot擦擦眼泪吧,我觉得儿子说得挺有道理。apapot苏母对苏父说道。
本来惦记着自己硬汉形象的苏父,此刻彻底忘记了形象二字,满脑子都是开心。
哭有啥丢人的!
儿子长大了!老子高兴!
*
已经进房的苏华晔,根本不知道门外的事情。
此刻的他,正在认真地制定学习计划。
他先定下对高考成绩的目标:数学100分、语文100分。
苏华晔英语基础很好,因此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也就很高,定为140分。
文综三门课,他的要求是达到了190分,也就是及格线。
前世的他语文成绩一直不太突出,只能说在六门功课里不拖后腿而已。
现在重生回来,他才发现,那些需要背诵的古诗词,基本都忘记了。就连语文试卷的题型,也只剩下模模糊糊的印象。
曾经深入脑海的答题模板,现在也只是脑内浅薄的掠影。
这一切要重新抓起来,都需要许多时间。
语文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数学了。
像英语这些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大学时根本不用学高数,数学早已被苏华晔忘干殆尽。
再说文综。
十年前,那些知识点熟于苏华晔的脑海,十年后除了常识性的知识点,其他的,苏华晔几乎都忘记了。
这个高考目标,是苏华晔思考再三后制定出来的。他在以一名普通的文科高考生的标准,要求着自己的成绩。
虽然他注定要参加艺考,但所报的表演专业,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与这个专业的考生相比,苏华晔比他们多了七年多的实战经验。
这些经验,足以使他成为面试学生中的佼佼者。前世七年多的历练,终究在重生后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但对于艺考,苏华晔的敬畏之心却从未改变过。他尊重每一名高三学生,尊重他们在高三时付出的努力。
为了梦想和前途奋斗的人,最为可爱。
艺考,远非一些人想象中那么简单。
参加校考时候的奔波,等待校考结果时的焦郁,争分夺秒在三个月时间内学习文化课,艺考生不容易。
省考是一关,校考是一关,高考更是一关。
省考、校考获得了不错的分数,但最后也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考得还行,没过省考、校考线,也不行。
高考,对所有人来说,都非易事。
苏华晔感谢自己前世的努力,更感激重生。他不觉得自己重生后就高人一等,他已比其他人幸运太多了。
订阅不足的小仙女们48小时后来,么么哒!看不见的话,清缓存!
拒绝,肯定要拒绝了。苏爸心头早已编好了拒绝的话语,板着一张脸,摆出父亲的威严,没想到抬头时恰好对上了儿子期待的眼神——
“……!!!”忍不住话头一转,笑容满面,声音温柔,“加好友啊!当然可以啊,你这孩子,爸爸以前想加你,你还不给。”
立刻掏出手机,递给儿子,看着今天格外乖巧有礼貌的儿子,苏爸心里感动得不成样子。
视线不禁微微模糊,苏爸不自在地低头,做出摆弄饭碗的模样。
“加好了。等会我回房拿手机同意一下。”
“好。”
室内气氛融融,头顶上的电风扇送出凉风,一家人开始了今天的晚饭。
苏华晔抬眼看去,餐桌上总共有五道菜,两荤两素,四菜一汤。
毛豆炒红辣椒,香菇炒青菜,是苏华晔极喜欢吃的两道菜。颜色好看,翠绿青葱,吃起来又容易开胃。
荤菜,酸菜鱼加炸鸡腿。
鱼汤上飘着红色的尖椒,鱼肉雪白,汤汁泛红。炸鸡腿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酥香扑鼻。
两道荤菜都需要繁复的准备工序,父母肯定早就在准备,绝非从他回家时才开始做菜。
想到菜背后蕴含的父母爱意,苏华晔心底忍不住感动又酸涩。
前世的自己,竟把这些好当成理所当然,总是用尖锐的话语刺痛父母的心。
他夹起一个鸡腿,抬手放在母亲的碗里。
苏母发现碗里突然多了一样东西后,立刻抬头看向苏华晔。
对上儿子温润的眼神,母亲唇角勾起笑容,眼底笑意满满,儿子长大了,孝顺了。母亲就是这样啊,孩子一点小的体贴,都能让她非常喜悦。
她给苏华晔夹了一个鸡腿,随后炫耀式地看向自己的丈夫。
苏父:“……”
他低头,快速地扒了几口饭。心里想着不就是一个鸡腿嘛,看把你得意的。
放下碗,准备给自己夹个鸡腿。
鸡腿嘛!他想吃!自己就能夹!
就在这时,苏父碗里突然多了一个鸡腿——抬头一看,是儿子夹过来的。
抬头,对上儿子笑盈盈的脸,苏父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自家孩子就是好看、孝顺、可爱!像他!
乐滋滋地给儿子夹了三个鸡腿,看见儿子碗里被装满后,才开始美滋滋地吃饭。
苏华晔:“……”
他的碗被塞得满满,甚至都看不见米饭。只是不知为何,唇角却不自知地勾起。
咬了一口鸡腿,酥脆的口感立刻充满味蕾。南城本地人都嗜辣,苏父的炸鸡腿又辣又脆。将外面裹得那层面皮咬下去,苏华晔细长的眼眸忍不住眯了起来。
“好吃!”
没有再多的话语,苏华晔继续对着鸡腿咬下去。这样的动作落在苏爸眼里,即是对他厨艺的最佳赞赏,苏爸忍不住得意地笑道:“那当然,我的厨艺在我的朋友圈里面都有名。”
吃完了两个鸡腿,餐桌上的酸菜鱼片又在对苏华晔发起美食攻击。夹了一片鱼肉,肉片沾着汤汁,将肉送入口中,细腻鲜美的鱼香迅速包裹味蕾。
肉质滑嫩,没有多余的鱼刺,口感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