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师的交锋

恶魔契约 薛定谔的猫 2256 字 11个月前

“不,不行,和我的美学相违背。”胡海希说道,“猴哥怎么能死呢?所以我说这个电影不好,猴哥活着比死了有更大的价值。”

说到这里,实际上胡海希更期待关于今敏监督的电影的讨论,他之前看过今敏监督的剧本,在今敏监督那里,故事被做了极大的修正,和残酷地使用原着剧情的押井守不同,今敏监督用一种梦和现实交错的手法来表现孙悟空的境况,六耳猕猴既是满天神佛的操纵,也是悟空的心魔,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斗争,确确实实是他自己和自己的斗争。

这样表现的话,就好像在原来的故事圈子之外,又画了一个圈子,如同原着小说所表现的那样,整个故事实际上也是唐三藏和如来之间的斗争。今敏监督把整个故事推到了最极端,就是说当唐三藏和猴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实际上整个故事就如同一个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一样构成了一个圈子。他把整个故事拍成了一个循环,而最终打破这圈子从半梦半醒中醒过来,要么就是放下执念,于是悟空烟消云散成为斗战胜佛,要么就是一种执念打破另外一种执念……

可以说,今敏导演的故事比押井守的故事对观众更友好,也更加阳光和积极。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冥顽须悟空。”成为了理解整部片子的一把钥匙。

但是当下午的时候,胡海希亲眼看到今敏导演所做出来的成片的时候,还是被震惊到了。显而易见,剧本所带来的思维的感触远远比不过直观的视觉震撼。

胡海希第一次看《千年女-优》的时候感觉这部片子的风格像是宫崎骏一样,还以为是吉卜力的作品,但是那仅仅是画风而已,把一个人的一生浓缩到短短90分钟之中,饱满地展现了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引人入胜,场景的切换,虚与实的叫错,现实和内心狂想的对比,这才是今敏导演所擅长的地方。

所以在《悟空传》中,就是同样风格的延续,画面的流动和切换如同音乐和诗篇一样,随时都在挑战人的想象力,影片的风格并不是踏在地上,而完全是飞在天上,时间和场景都不是限制,虚幻与现实交错,在画面上完全不能区分——不过这才完美地展现着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就好像悟空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各种变身成小动物,然后欢快地唱起歌跳起舞来,颇有几分宝莱坞的风范。大家的心情随之一松。

这一段如果细细体会,彷佛悟空的梦境,他回到了从前,想到了自己当初拜师的时候,但是随之菩提便同他说起话来。仿佛这一切又并非梦境。

然后,拜师的小悟空走进来,金蝉子登场,把金箍棒给了小悟空,并说道这只棒子的作用是如果有人冥顽不明,就打破他的脑袋,并且吟诵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冥顽须悟空。”

这便是孙悟空名称的来由。

这一段虚实相生,回忆与现实交错,如果纯粹地从逻辑上去推导,完全是一个矛盾的场景。但是今敏导演将其处理得妙趣横生,更是饱含禅意。在这方面,今敏导演显得更加宽广和包容,思路并不固定,更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只会觉得不明觉厉。作为同行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整个故事的处理,在剧情和场景的构架上浑然一体,偏偏处处都留有余地,不说透,烟云雾障,极大地提升了这个故事的内涵——俗称看不懂。

不过也是因为这种留白的处理,给出了一个更开放的结尾,大家都可以去寻找可能的解释——孙悟空可能已经死了,所以整个故事就是一场梦;孙悟空最后打破了安排好的命运的齿轮……这部片子导演一切含而不露,虚实相生,没有任何既定的东西,简直就是在人心里面挠痒痒,完了之后还有几分意犹未尽。

胡海希不禁联想起了《eva》,相比较那个为了骗钱故意含糊的结局和隐含的可能性,这部动画片某种意义上讲才是类似《eva》的完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