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这个木盒并非礼品之一,西魏送来大齐的礼品,他早已熟记于心,其中并无这个灰扑扑的盒子。
这个不知盛放何物的盒子,突然出现在礼品之中,不知是凶是吉。
他如今身处大齐地界,不得不小心行事,若是一个不小心,他可能等不到回西魏,便要一命呜呼了!
来使转身看向他的属下,大声呵斥道:“你们是怎么做事的?为何礼品之中会多出一个盒子?莫不是有人疏忽大意,将自己的物件放了进去!”
他的属下们皆噤若寒蝉。
知道后果严重的他们,无人敢揽下此事。
李康年并未看清木盒的模样,扫视了众人一眼,脸上的笑容消失无踪。
要知道,这些礼品本是送给齐文帝的,事关皇帝,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他冷不丁的出声说道:“来使既然确定礼品之中并无此物,不妨将何物交出,由咱家亲自验看一番!”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西魏来使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水。
他认为,素来事必有因,这些礼品在西魏经过核对后,便封箱押运来到大齐,途中并未打开过。
送来大齐之后,齐文帝更是看都没看,便拒绝了收礼。
是以,这次还是离开西魏后第一次开箱。不难想象,木盒突然出现在礼品之中,必定是西魏人所为,西魏朝中仇视大齐之人不少,若有人生出歪心,想要借礼品生事,那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来使本人了!
“李公公,或许此盒…”
“使者大人,”来使还想找借口避过此劫,李康年却态度强硬的喝止了他的话,“不管此盒所装何物,还是验看一番较为妥当!”
事到如今,来使避无可避,礼单加盖国印,就算他想撒谎欺瞒亦是不可能之事。
他,只能交出木盒。
此刻他只希望这个木盒只是下人不小心放进礼品之中的,祈祷木盒里面装的只是寻常物件。
虽然,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想法。
试问,若非有人刻意为之,国礼岂会出这样的纰漏?
------题外话------
乌云踏雪其实是张飞的坐骑,吼吼吼……很帅的马…
西魏来使找到了八娃和尚,再无停留京城的借口。
未免有所错漏,让西魏抓到把柄多生事端,齐文帝嘱咐李康年,让他务必亲自送西魏来使离开京城。
李康年办事稳妥,有他亲自送西魏来使离开,齐文帝自然能够彻底放心。
这日,两排宫城侍卫缓缓推开沉重的朱红色宫门,已经在此等候了片刻的李康年立即执腰牌出宫。
车架马不停蹄的来到驿馆,李康年面上弥勒佛似的笑容依旧。
西魏来使将他迎进驿馆,用过一盏茶,来使无奈的拖着心不在焉的八娃和尚起身告辞。
李康年却是不急,他笑着挥手说道:“不急,不急,忙中易出错,还是慢慢来的好。”
来使听言,只觉一头雾水。
不过是出城而已,何来忙中出错?
“皇上念及来使千里迢迢而来,特意让人备上厚礼,还请来使笑纳。”
李康年脸上笑容未改,不等来使回话,又吩咐身旁的小太监道:“去将皇上送的礼品呈上来,哦!对了,西魏来使今日离京,一切都不能出半点差错,来使此次带来许多重宝,需得照礼单一一核实,免得落下一件半件,来使回去不好交代。”
西魏来使脸上露出些许愠怒之色。
他此次前来大齐,的确带来了许多重宝,意欲相赠于齐文帝,请求齐文帝派遣宁薇赶往西魏为勤帝诊病。
只不过,齐文帝并未收下这些礼品,他只能将礼品原封带回。
此事本就伤及西魏颜面,现在李康年还要大张旗鼓的核对,实在让他脸面无光。
然,李康年依旧笑容灿烂和煦,来使知道此事若生气,未免显得小家子气,遂按捺住胸中闷气,让人抬出礼品配合李康年核对。
李康年此时不顾西魏来使的颜面提出核对礼品,并非是他有意为难。
他只是杜绝来使借用礼品留在京城罢了。
西魏此次送来大齐的礼品,的确件件珍贵非常,价值连城,正因如此,若来使毁去一件半件,谎称遗失在了京城,从而借机折返京城亦并非不可能。
齐文帝之所以遣来使出京,就是为了杜绝后患,李康年向来精明,自然不会留下这个漏洞,是以提出当面核对礼品。
其实,李康年和西魏来使都清楚,这些礼品一直存放在驿馆,有专人看管,根本不会出错。
李康年十分仔细的对照礼单,一件一件的核对起来。
就连西魏送来的两匹宝马,也让人牵到他面前查看了一番。
说起来,此次西魏所送之礼,还当真是诚意十足,不说旁的,就说这对乌云踏雪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