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薇眼底闪过一丝寒意,心道:齐玄宇和霞妃固然罪该万死,但最该死的,应该是他!
正因他长久以来暗藏的狼子野心,前世引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惨剧,乃至皇室子嗣凋零,大齐祸事频起。
这样的人,实在不容于世!
……
宴席上,两王和他们的王妃所食之物,皆由渤襄王妃院中的婢女亲自呈上。
这些婢女从膳房拿到食物之后,便会径直往宴厅而去,中途不会让第二人接触食物。
眼看食物差不多已经上全,只剩下最后一盅炖乳鸽。
端这盅炖乳鸽之人,正是上次受过宁薇恩惠的那名婢女。
这名婢女是个聪明机灵之人,她清楚这乳鸽汤乃是王妃最爱喝的一道汤品,只要有这道菜,王妃必定会喝上几口。
正因如此,这名婢女极其重视这盅汤,明白只消送完这一趟,她今日的便顺利度过了。
但这一盅汤也是醉容易被人盯上的。
特别是如今府中之人多有心思,前些日子甚至还有人有心明里暗里拉拢于她。
是以,她此刻可谓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倒不是担心渤襄王妃的安危,她之所以如此紧张,皆因惜命罢了。
若渤襄王妃有何不妥,第一个丢掉性命的肯定是她无疑!
她小心谨慎端起放着汤盅的托盘,稳步往宴厅方向而去。
走到走廊拐角,她刻意放缓了步伐,每一步都踩的极重,故意发出沉沉的脚步声。
只要是有耳朵之人,走近此处必然会听到她的脚步声,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被人撞上。
然,她纵使已经做到了足够小心,还是防不住旁人有心撞过来。
只见,脚步慌张的文氏从拐角跑了出来,使劲撞在了她身上。
饶是婢女快速避开了些许,也被文氏撞了一个趔趄。
为了保住手中的汤,婢女明知要摔倒,只得咬牙直直跪倒在地,全力稳住汤盅。
膝盖撞上石板,发出一声极重的闷响,婢女只觉得双膝发麻,片刻都未曾感觉到任何痛意。
竟是宁愿自己的膝盖受伤,也要保住汤盅。
文氏看见这一幕,微微一怔,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汤未洒毫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文氏脑袋懵懵。
站在不远处暗中观察着此处的沛姨娘见状,低声骂道:“真是个蠢货!”
她想了想,迅速往文氏和婢女所在之处走去…
沛姨娘不知在文氏耳边说了什么,文氏先是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安静了片刻,咬了咬牙郑重点头。
沛姨娘见状,满意的笑了笑,端起身子坐好。
看来她们已经达到共识,王府接下来的宴席只怕不会宁静!
不过,就算沛姨娘和文氏没有任何想法,王府此次的宴席也注定不会平静。
只因,齐玄宸早就打算好了在宴席之上动手。
之所以没选在大庭广众的庆典场地动手,完全是因为那里人流实在拥挤,且两王所带的护卫众多。
王府不易进,这事大家心中明了。
齐玄宸选在王府动手,正是因为王府难进,在他看来,渤襄王越是以为他的府邸密不透风,越容易放松心态。
只要齐玄宸的人进去了,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这一次,齐玄宸和宁薇带来的所有影卫皆全数出动,就连剑眉和赵婆子也在其中。
而此刻还在人群中游荡的宁浩鑫,他也有任务在身。
他的任务就是看着魏邵,毕竟以如今的情况,只有魏邵有可能倒戈相向,齐玄宸肯定是不会让这种可能发生的。
至于于亦景,他只需保护好锦云便可。
齐玄宸料定,青萝郡主失去一只胳膊,渤襄王妃必定不会放过锦云和宁薇。
宁薇拥有自保的能力,在宴席之上,她只需注意饮食便可。而锦云却不一样,除了要提防有人在食物中下毒,还要时刻小心被人使计暗害。
有于亦景在她身边,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齐玄宸自己,他今日也要进王府,只不过,他并不需要偷偷摸摸,只需光明正大的跟着勤海王手下大将冯常便可。
冯常在勤海的地位,就如洪勇在渤襄一般,举足轻重。
冯常的父亲原本只是一个小兵,他胆大心细敢闯敢拼,最终爬上了高位。
年老之后,唯一的儿子冯常青出于蓝,竟然得到了勤海王的青睐,成了勤海王手下地位最高的一位将领。
如今年过四十的冯常除了忠心于勤海王之外,还异常孝顺,从来不敢有违父亲的意愿。
齐玄宸为了取信于冯常,初到勤海便迂回使计,博取冯常之父的信任,借此接触冯常。
在冯常眼中,齐玄宸知人善用,武功强悍,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个爱才之人,偶然得到齐玄宸这样一个极有才干之人,自然极为重视。
数次考验过他之后,冯常对他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要不是时日尚短,只怕还会对他委以重任!
冯常此次跟随勤海王来到渤襄,除了参加庆典,还身兼保护勤海王之职。
这一点不用明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勤海王总是怀疑渤襄王迟早对他不利,往年如此,今年更盛。此次临来渤襄那几晚,他甚至数次夜间惊醒,总觉得此次去渤襄肯定会遇险。
然,渤襄之行势在必行,若非如此,他和渤襄王之间那层窗户纸便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