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缺钱,田七出招

先帮人,必先了解他们会的东西,田七是这般想的。

田震和田宇,愣怔下,才回答道,“平日里就帮着爹娘卖菜,种地。也没个闲的时候,到了冬天,我们俩会去镇上找个零散的工做。”

田宇想了下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是想跟着管帐先生当学徒,爹娘又不答应。我觉着当个账房先生,以后肯定能挣钱的。”

田震瞪了田宇一眼,看向田七道,“当学徒要经常给先生送礼物,那一个个的礼物,都是价格不菲,咱家哪有闲钱啊。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俩没啥本事,都是做那劳力活,挣不到多少钱。”

的确,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当属劳力挣得钱最少。想挣钱多点,就要靠脑子来。

田七瞧着眼前的两个哥哥,也都不是笨的,更是个有力气的,瞧着他们也不懒惰,勤奋的人,哪里有永远穷困潦倒的。

勤以致富,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大哥和二哥有的力气,又不是愚笨懒惰之人,不愁挣不到钱。妹妹我有个主意,想让大哥和二哥,去镇上卖咱们家新挖的红薯和芋头。不知道两个哥哥能否愿意去?”

田震当下表示,“有钱赚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小七你说,咱们家就你脑子厉害,你说怎么卖?爹娘是想着去镇上早市上摆摊子卖。”

田七摇头,清丽秀雅的小脸上闪过一抹自信,“我想让大哥和二哥亲自挎着东西去大户人家的门前叫卖。人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好东西不上门推销,只等着人来问价买,就显得有些被动,而错失良机了。”

“上门推销?这个是什么法子?”田宇有些不明白,像是他这脑子简单的,根本就想不到这个法子。

田震却面带喜色,点头说道,“咱们家小七就是聪明,亲自上门去卖,省的他们去街市口买。而且现在天冷,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门,咱们直接给送到家里,价格又一样,他们肯定会愿意买的。”

田七面上笑笑,巴掌大的脸,白皙透亮,莹莹如玉,眼睛闪着光芒,似是那些钱,就摆在眼前了。

“正是这个意思。虽说前头卖的钱少,但是积累下来,慢慢的也就多了。至少家里有进账了。”

李氏她啊,平日里见谁家有事,好打个抱不平,帮个忙,见谁家孩子饿着了,就会叫家里来吃点,虽说家里没钱,可这杂粮还是能吃饱肚子的,就是常年不见荤菜罢了。

想着自家对前头的大伯哥家不差,对后头的小叔子不薄,怎生到了她家里出事,连个围边的人都没有。

思来想去,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嫁到卞城的田家三姐。

当年田家穷,田七奶奶又能生,上头是三个姑娘,后来才生了三个儿子。

田七的三个姑姑中,当属三姑日子过的最好。年轻那会儿那尼姑庵里帮忙种菜施肥,得了尼姑庵住持的恩情,人家瞧她能说会道,长得伶俐,干活丝毫不懈怠,就教她识了些字。

也该是她得福,后来在镇上遇到了一个从卞城来的做小本生意的商人,那货郎长得其貌不扬,个子又矮,但家是卞城的。身材高挑,聪明伶俐的田七三姑,为了跟着他回卞城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就嫁给了那男人。

后来啊,倒是给那男子生了两个姑娘,一个儿子,日子过的倒是不错。

李氏与田二柱说的方法,正是让田二柱去找卞城的三姐,找她家借钱。

田二柱觉着有些为难,自打他们弟兄三个成亲后,与卞城的三姐都不太联系了,现在突然去找人借钱,有些不厚道。

但这也没法子,他也只能应着头皮去。

瞧着天色不早了,倒是没让田二柱今日去。李氏进屋去收拾了下东西,盘算着剩下的钱,让田二柱去借了二两银子回来,便把这欠马文武家的彩礼钱给还上了。

……

瞧着天色不早,田君主动去厨房烧了点晚饭,家里米粮还有几把,她抓了一把,切了三块红薯,锅里一煮,这红薯米粥就算是好了。

天色稍黑的时候,田震才从镇上回来,回到家正好赶上吃完饭。

田君端着碗往侧屋去给田七送饭,瞧见田震来,感觉说道,“胡大夫送到医馆了?赶紧去吃饭吧,爹娘都在屋里。”

田震嗯了下,一头钻进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