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争赢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488 字 2024-04-22

当今皇后,是当今天子,毫不犹豫敢以生死托付的伴侣。

那些至今为止尚在见风使舵的人,至少不敢轻信笼络,与皇后作对了。

不过,对于那些野心贪婪,及再无后路之辈,无疑也是迫在眉睫的逼迫,他们只能背水一战。

贺烨无法真正平息愧疚之情,这晚,他又在紫宸殿,幼时居住的高阁,与十一娘共渡秋夜。

北向那面窗,大片景致,在月色下,灯火里,显得如此平静。

“我要远行,却还无法将这片殿苑,改造成为家园,伊伊,你会不会怪我?”帝王从背后将女子拥入怀中,他的眼睛却并没看向窗外,灯火昏黄下,女子衣领里,香肌实在太过诱人。

“这要怪我,起初并没与圣上并肩作战。”十一娘很宽容。

“后头那些才人,包括端婕妤,有什么能耐威胁伊伊?”贺烨朝长安殿的方向一扬下巴:“韦太后仍在,后宫才有这些诡谲。”

“我想史上也没哪个皇后如我这般了。”十一娘转身,微笑着用手臂环上贺烨的腰:“君上绝非懦弱,但我竟敢当君上面前,直言要让婆母声败名裂,君上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出言庇护,把一国太后气得半死,她再凶狠,又能如何?”

“我若在,自不怕她能如何,但我现在要暂离长安,可因伊伊意愿,又不能干脆斩草除根。”贺烨叹道:“到底还是我无能。”

“贺烨,我信得过你,你也要信得过我。”十一娘莞尔轻笑,抬眸,下巴却仍抵触在世人看来,冷戾无常,但于她而言,却已为至亲至爱的这个男人温热的胸口:“我也不会输给韦太后,我会保护迟儿,我们会安然无恙,等你大胜归来。”

待你平定外患,回家之后,就能安居乐业。

贺烨,这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向往,所以,我们一起努力。

从此再不要说,愧疚与辜负了。

“圣上,臣以为,既生后宫执政,多有亲信过失前车之鉴,那么便不应再授皇后以储君之母为名,决断朝政,储君虽说年幼,但既有三师三公,朝中也不乏良才,均可辅佐储君监国。”

冯继峥出列,语态甚是平和,看似大公无私。

只他话音才落,没想到三公之首王淮准便出列反驳:“臣任职政事堂,担任宰辅要职,然常愧危亡之刻,无能挽回局势,若非怀抱将功赎罪之念,岂敢担当训导东宫之职?臣实无能,不敢承当圣上嘱托,继行改制,又无财政之力,却担保充实军需,还不损小民之利。”

王淮准是现今朝堂之上,资历最深,声誉最具的老臣,可他竟推辞辅国大任,有谁还敢承担这副重挑?

冯继峥有此野心,但他说不出口。

于是改变策略,给了眼神予死党,让他们稍安勿躁,莫再如计划那般,推举他成为辅国重臣。

只道:“史鉴,辅佐监国之职,也常有诸多贤良共任。”

贺烨立即明白了冯继峥的企图,但有别于他对谢、元二位的态度,稍显温和:“冯侍郎认为,诸卿之中,谁能担当辅佐之责?”

冯继峥没说他自己,举荐的是杜渐知、陶葆仪,再搭上宇文盛。

这其实就是卖好,既让谢、韦等太后党获利,为示公心,也并没将后系排除在外,事实上宇文盛如今忙碌于改制,其余政务,他也实在无睱分心。

贺烨自然不想让冯继峥得逞,但又想试探更多的人心,只问:“杜、陶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杜渐知下意识就要附议,不防却被陶葆仪抢了先。

“圣上,臣,以为冯侍郎之谏,实乃谬说。”

冯继峥:!!!

陶葆仪压根便不在意冯侍郎的脸色,继续道:“储君年幼,难担决策重任,然朝臣之中,一时又无人敢为承担首辅,若依冯侍郎所谏,只任命诸辅,一旦辅臣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便会延怠政务,故臣赞同圣上决意,愿佐皇后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