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终级目的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551 字 11个月前

贺烨冷笑:“是啊,你能想到,太后会想不到?所以最终,我善待陆小娘子,才是太后目的。”

江迂刚觉清醒,立马又愁眉苦脸:“所以,圣上洞破太后奸计,仍然认为陆才人是被太后指使?”

“陆嘉程无辜,否则皇后也不至于单单提携。”贺烨冷笑更重。

江迂却越发紧张了,还想多嘴,却被贺烨冷冷一个眼锋冻僵当场。

贺烨没有再继续点醒江迂。

陆氏明白太后目的,他也明白太后目的,十一娘,当然也心知肚明。

可为什么十一娘还要佯作中计,帮着太后促成他宠幸旁人?

昨晚他忍声吞气,压抑怒火,温言询问十一娘是否另有安排,才会退让,才会容忍太后阴谋得逞。

可十一娘是怎么说的?

圣上为一国之君,本该雨露均施。

这是什么鬼话,这分明就是一句脱辞。

太后用意,无非是欲离间他与十一娘之间的夫妻之情,雕虫小技而已,贺烨实在觉得无关要紧,可为什么,好像太后竟当真得逞了。

他曾经开诚布公,而且不仅一次,可十一娘为何不信任他,一本正经地直视,斩钉截铁地强调——

你是一国之君,所以理应宠幸旁人。

仿佛他的誓言,她从来只当作笑谈而已。

还是说,他的专心,于她而言,根本就不用在意。

贺烨不由想起,许多年前,长安潜邸的摘星楼上,十一娘正是用这样的眼神,看进他的眼里。

她那时怎么说?

——我视九兄,兄长而已,并无儿女私情。

我之将来,为晋王妃。

所以就算过了十载,就算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就算有了迟儿。

他在她眼里,依然只是父母之命、政治联姻?

任瑶光的应对于是十分稳健。

“起实妾身也在怀疑太后或许不利圣上,可经过年余,切身体会太后全然不似从前争强好胜,如今甚至忧虑于自保,正是因为惴惴不安,才更希望亲近交好门第女子,能够赢获圣宠。”

作为一个“背叛”者,却仍强调太后现在虽有居心,却完全无害,那么天子是否应该打消疑备呢?

贺烨不以为然:“你太不了解太后。”

任瑶光就差没有直拍胸脯:“妾身今后,会更加留意太后。”

送走了这一“妖怪”,江迂眼见皇帝陛下神色凝重,几疑陛下是当真相信了“妖怪”那颗妖心,江侍监不由焦灼——韦太后哪里能安什么好心,这位华阳夫人分明便是被太后指使,陛下起初还是一副同仇敌忾的态度,怎么后来竟真像是被下咒语一般,为任氏一番言辞,竟如此潜神嘿规!

江迂试探道:“是否传膳此处?”

亭台外已经一片浓黑,但贺烨这时仍未晚膳,受一提醒,方才醒悟过来:“人走了这么久,还有一股臭味未散,在这里,朕怎能用膳?”

便喊出摆驾蓬莱殿的话。

江迂闷笑:陛下真滑稽,那任氏就算可以污染一处亭台,难道还能污染整个紫宸殿,陛下明明就是意欲前往蓬莱殿,却找了这么个欲盖弥彰的借口。

不过半路上,贺烨又转身回来,这便让江迂如释重负的心情又再有如压上了千钧之重,但他观察着皇帝陛下越发凝重的神色,又哪里胆敢多嘴?

贺烨胸中确有块垒,原本想要就雷仰棣与同安一事商量十一娘,但路程过半,胸中那堵块垒却越发闷厚,他甚至有些畏惧也许会面对的,新一场的争执矛盾,他觉得已经忍不住怒火,这样的情况下,或许不应再与皇后见面。

一遭半途而返,让江迂越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说畏惧触怒天子,然而那颗耿耿的忠心却时时提醒着江迂不能只图自保,也只有他能壮着胆子,开口询问阴云满脸的皇帝陛下。

“圣上为何折返?”

就算面对心腹江迂,贺烨也总难免不能启齿之事,几乎也是下意识地敷衍:“同安之事,最好莫让皇后替我挡箭了,雷仰棣,原为柳彦举荐,却疑被太后笼络,朕虽相信柳彦忠诚,却甚怀疑他也是被瞒骗欺哄。”

柳彦是皇后堂兄,兄妹之间情谊又历来和睦,若因雷仰棣之故,牵连柳彦,皇后应当不会视之不顾,那么在对这件事由的处置上,皇后也许便会有失公允。

可天子却极为重视同安,这样一来,岂不更加可能增生帝后之间嫌隙?

江迂顿时焦躁,想也没想便发表意见:“奴婢打探得知,原是任氏纠缠不清,逼着雷仰棣教导贵主骑射,贵主分明也听信太后劝言,才对雷仰棣几分青睐,可是,纵然雷仰棣有攀附之意,也全是因为重情,这当中,自不乏对圣上尽忠之诚呀!”

原来在今日贺烨诱问任氏之前,固然早有察觉同安与雷仰棣交往密切的事实,通过江迂掌握的暗线,更加摸透了这件事端的前因后果。

要说来,开端还是在贺烨身上,他因柳彦举荐,打算给予雷仰棣重用,授职为禁卫统领。

紧跟着太后便授意任氏,或许也曾说服同安。

雷仰棣这人虽说对前妻任氏一往情深,但其实也断非言听计从,否则当初在任氏的“监控”下,他也不会投身驱逐突厥的大事,宁肯九死一生了。

与任氏和离之后,雷仰棣也便决心斩断前缘,其实他的痴情,并没到听从任氏肆意鼓吹的地步。

关于任氏的游说,其实雷仰棣并没有向给予他提携的柳彦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