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两句话中都有“霓珍衣坊”四字,但意思分明牛头不对马嘴好不?
元氏不无狐疑地看向心不在焉以至于,根本误解韦缃话意却丝毫不察的任氏,微微蹙起眉头,暗忖:王妃往章台园去,也有小半时辰了,晋王能有什么正事?论来,王妃不会冷落韦缃这个客人才对。
任氏却在盘算着:柳妃因江迂禀知,目睹贺烨暴亡,必定立即会请医官,田医正倒便利,董医正却在市坊所设利民署,一来一回,确断死因,怎么也得耗废个把时辰,董医正倘若判断为风流毙导致,前溪立即便将受疑,因她死扛着喊冤,又得令人去搜索处所,察获口脂,兴许才会召我审问,只怕还得等小半时辰。
不想这般盘算刚休,便见江怀一溜小跑过来,挂着一脑门热汗,气喘吁吁神色惊惶,张口便道:“任姬,王妃有令,让你速往章台园。”
口气十分不善,似乎前溪已然招供,任氏不由起了疑心,但转念一想,前溪是她婢女,并且昨晚是她侍寝,晋王妃并不一定要待前溪招供才审问她,大约医官已经察明晋王死因,柳妃立即怀疑到她身上,又放下心来,却佯作忐忑:“韦娘子正在玉管居作客,王妃因殿下召见,去了这么长辰光,究竟是有何急事,连我也召唤过去?”
“出大事了!”江怀一扫往日的稳重,跺脚催促道,可瞄了一眼韦缃及元氏,不得不摁捺:“还请任媵人快快跟鄙者往章台园吧。”
任氏只好向韦缃赔笑:“真是太过慢怠娘子这贵客了。”
韦缃但觉衣裳里已是满身汗迹,心里发慌,有如要上刑场般,更觉腹中闷痛,但她知道这时不能退缩,只好回应道:“也不是外人,怎说得上慢怠,不过殿下与十一娘既然遇着了急事,我也不好坐视不问,便随任媵人一同去看看吧,指不定还能分担一二。”
不仅自己去,还顺便又拉上了元氏。
元氏这时已经更加感觉到了蹊跷,自然不会置身事外,顺水推舟随行在后。
正是一池泽芝婷生,庭苑里更兼月桂添香,海棠增艳,十一娘与韦缃坐谈之处,便设在水上廊桥。
任玉华慢慢走近,打量王妃今日的衣着,水色薄纱衣,酡颜锦罗裙,裙子遮上胸口,系一条松花绿的丝绦,垂一串米粒大小的鲛珠,霓珍绣的小玉兰色泽奇异的亮白,高低错落半隐半见于锦罗质的光色明暗间,挽一条赤金窄帔,不再用绣线增巧,髻上插着碧玉梳,左右各簪小流苏,分明素雅的穿着,或许只因眉心描了红菡萏,那清丽的眉目看来竟不觉得平淡,她侧着头,似乎听韦缃说着趣话,梨涡小露,水波里的阳光折射进眼底,更让人吃惊那无比自然的耀艳。
纵使同为女子,任玉华也由不得暗暗神弛,更生几分羡妒。
她知道有一些人,年华好时也曾艳惊四座,然而随着肌肤色泽的粗糙暗沉,眉心眼角的纹路渐深,原有的光彩日更一日消褪了,任是浓妆艳抹,任是衣着华丽,也像是珍珠没了天然的亮润,平凡得有如鱼目,这就是岁月的无情,红颜的劫数,就像生老病死般不能避免,让人徒伤奈何。
可是有一些人,因为雍容的气度,风情与曼妙似乎永远不会老去,任氏知道自己并没养成这样的气度,所以她心急岁月的流逝,虽然她此时还远远没有成为那颗黯淡的鱼目。
但上天似乎格外眷顾晋王妃,她的姿容虽不算倾城绝代,可随着年华渐长,行止时的雍容,顾盼间的优雅,日更一日使人心折,任氏想柳妃倘若能够躲过太后的戕害,就算到了双鬓染白的年纪,大约也还是会使人不由自主心生亲近与钦服,她的苍老仿佛是不会让人心生厌弃的。
正出神,忽见一双怒目直直瞪来——
原来是任氏不留意踩住了元氏的裙裾。
她连忙赔礼,这一说话,便引起了韦缃的留意,转头看过来。
这一位却也是心不在焉的,甚至因为过于紧张,早便觉得小腹阵阵闷痛,一瞧见任氏,又像是怕鬼的人碰上无常,心虚得连冷汗都冒了出来,却又得强撑着不露出破绽,笑容颤颤巍巍,寒喧有气无力。
落座之后,任氏的情绪却逐渐高涨起来,她与韦缃其实并不相熟,甚至从前连话也未多说几句,却表现出格外熟络的模样,只因实在没有多少旧情可叙,有一句没一句奉承开“一别十载,娘子仪容一如当年”“难怪娘子与王妃是表姐妹呢,据我看,竟比亲姐妹还貌若”的甜言蜜语。
元氏却谨记着她自然的角色,听任氏明奉韦缃实承王妃,冷笑着讥损:“韦娘子体态可变了许多,这也难怪,听说娘子膝下已有两女一男,怎比得任姬你未曾生育,腰身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