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阡陌的来历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716 字 2024-04-22

谢莹这才真正有了愉悦的神色,倾身过去,呵气如兰:“郎君,从今之后,我可全要倚仗郎君了。”——

大明宫中,同安公主当然也知道她将面临的灾难,虽忧心如焚,也别无他法,只好向太后哭诉,妄图以骨肉之情,说服祖母改变主张,太后当然不会心软,喝斥道:“你为大周公主,自从出生,享尽荣华富贵,眼下君国社稷有难,你自当挺身而出,这才不妄皇族子女,表率担当!”

又举例:“古往今来,为平战乱,免将士百姓殒亡沙场,公主和亲与异族修好何其泛多,偏你觉得委屈?你荣华富贵不比她们少享,自然该有相应担当,收起眼泪与哀凄吧,这就是你之命运,你要谨记,只有你赢得奇桑宠爱,赢得突厥臣民尊重,周与突厥才能避免战火,同安,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获得天下百姓感戴,远嫁和亲才有意义!”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同安哪里听得进去?从古至今,和亲虽泛多,然则真正嫁去蛮夷的公主又有几个?汉室王昭君不过是宫人而已,前朝时,和亲突厥的两个公主也只是宗室女,同安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她是仁宗帝的独女,韦太后嫡亲也是唯一的孙女,她的祖母,竟然忍心让她远嫁蛮夷!

突厥储君奇桑,据闻早已娶妻,堂堂大周公主,甚至只能屈居妾位!

甚至还不是奇桑主动求亲,是大周太后提出许嫁,用同安这个公主,笼络异族。

然而同安历来便惧怕祖母,求情不成反受呵斥,她也不敢再更多抱怨,日日只在宫中哭泣,哀凄命运多舛,她想到了唯一疼爱她的叔父晋王,却可叹叔父眼下远在太原,鞭长莫及,只怕今生今世,再不能见叔父一面了。

正凄惶时,不防太后却让谢莹前来开导,同安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这时她也顾不得因为不愤贺佶这位族兄的遭遇,曾经斥责谢莹不守妇道了,连连哀求道:“六娘,六姐姐,替我送信往太原吧,如今只有晋王叔才能救我脱离这苦海了。”

谢莹轻轻为同安抹去眼泪:“贵主,谁也救不了你,便连众多侍读,也对你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她们都在惧怕,会择为陪嫁远走异邦,也就只有我,不知为何那么倒霉,竟被突厥使臣点名陪嫁,贵主,你难道不知道,晋王烨也是自身难保,他救不了你,也救不了他自己,我劝贵主,不要再有奢望了……不过贵主也不需过于忧虑,只要你循规蹈矩,不与我为难,我也会保证你衣食无忧,无非就是换个居处而已,大明宫禁还是突厥帐内,又有多少区别呢?”

多年之前,谢莹从西市牙行买得阡陌时,只知他为突厥逃奴,当然,那时的突厥还叫新厥,新厥君阿史那佗斤甚至对大周俯首称臣,新厥人不敢耀武扬威,如阡陌这般,生得英俊迷人又有一身好武艺的少年,仅只需要一贯钱——两头猪的价格。

谢莹从没想过打问阡陌的出身,“逃奴”二字让她彻底没有好奇心。

哪曾想到这么一位奴仆竟是大有来历?

“阡陌原名伊力,父为奇桑特勒麾下设护,后获罪,为佗斤可汗处死,阡陌亦被连座,多得奇桑特勒暗助,逃脱一死,流亡至长安,又多得娘子收容。”

谢莹时常与阡陌闲聊,倒也知道突厥人将王子称为“特勒”,将军称为“设”,却没想到阡陌之父竟然是奇桑麾下设护,相当于亲卫统领之职了,虽说不知什么原因被佗斤处死,而且竟连儿子都要连座,不过奇桑既然私纵阡陌逃亡,说明对这设护父子颇为看重。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因缘,让谢莹惊喜不已。

“我万万没想到,奇桑特勒竟然会乔装为护卫武士,亲自前来长安,倘若太后得知……”谢莹下意识也压低了声音,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奇桑虽已成功夺权,却还暂时留着佗斤一条性命,然而韦太后若知奇桑送上门来,论是突厥护卫如何骁勇,长安城数十万禁军要拿奇桑性命岂不容易?奇桑一死,突厥其余特勒未必会兵犯大周,说不定因为夺位再生内乱,大周岂不轻轻松松就歼除一大隐患?

“据阡陌对特勒了解,若无妥当安排,万万不会涉险。”奇桑对阡陌有恩,他既将其身份告知谢莹,当然会阻止谢莹加害旧主:“韦太后已经不再信任娘子,娘子何必为韦太后打算?再者就算告密,甘州城外,眼下我大突厥雄兵随时准备破城而入,韦太后岂敢加害特勒?届时娘子反而会被降罪,以平息特勒怒火。”

谢莹笑意更深:“阡陌确然并非凡俗,不怪得我对你另眼相看,你原为突厥贵族,当然不甘终生行为卑贱之事,我有意放你自由,让你归去突厥……佗斤可汉已然失势,苟延残喘,拿你再无奈何,你若回国,今后必然飞黄腾达、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