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露端倪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076 字 11个月前

喝酒喝得正在兴头,忽听“噗通”一声响,张大壮遂声看去,却见店家陈胖子那待嫁闺中的小女儿满面羞红的去捡失手摔落的竹勺,而今日祝贺他将为人父的其中一个同袍,直着眼呵呵傻笑,张大壮不由大笑两声,伸出巴掌去重重拍着同袍的肩头:“你两既已看对了眼,不若我替你保媒可好?”

张大壮说着就起身要找陈胖子说话,却被同袍拉住:“大壮哥可使不得。”

“怎么,难道你家中已有妻室?”张大壮板着脸:“见异思迁可就卑鄙无耻了。”

同袍连忙解释:“我不比得大壮哥为晋朔人士,我家人远在新渝,我是为逃避工窑令,才干脆投军,当时也是想着,与其在工窑劳累至死,还不如死在战场上,若饶幸不死,又立下功勋,将来即便回家也不会再任由那些贪官污吏欺霸,我投军之前当然不曾娶妻,不过姻缘大事,当然要先征得父母认同,只我虽然在旧岁时便已请人代笔写成家书,如今却并没有盼来回音,也不知家人是否平安。”

原来不仅是晋王妃重视兵丁与家眷联络通信,王绩这个云州刺史也并没有疏忽这一人之常情,张告但凡云州守军,书信经过检视后,都可以由官衙统一安排传寄家中,当然也不可能便利到随时通信,限定一年最多两封,而兵丁中虽有许多大字不识者,但如今的云州城不乏可以代笔之人。

但云州募兵大多是晋朔人士,就算是流民附籍,也多为全家迁移,像张大壮这个同袍的情况极为特殊,家人远在新渝,书信通过官驿不那么现实,故而他也没有烦劳官衙,而是请行商代劳。

只他旧岁时拜托那支商队并没有如期返回云州,所以他自然也没有收到回信。

又已经逐渐热闹的云州城,这时当然也是遍传衡州叛乱的新闻,不过不可能细致到哪些州县已然沦陷,毕竟这时通讯不便,朝廷也不可能将不利的消息诏告天下,莫说张大壮这样的兵勇,便是王进谷,其实也不详知南方战况。

故而该同袍竟然不知家乡已经不属朝廷统治,那队行商没有被衡州王的新政权放行,只好往广州另谋商机去了,当然顾不上给他捎带家书。

“你也不用太担心,许是南方乱了起来,才导致音讯中断。”张大壮安慰同袍,话音未落,却听见一声惊呼!

{}无弹窗“设计者是王知礼。”

十一娘笃断道:“王知节眼下,与何氏勾搭成奸,指望着先助何氏把王夫人取而代之,再借她之手,相继铲除王知礼与王横始,最后他再把何氏母子过河拆桥,以为这样就再无对手,他这时应当顾不上与晋王府作对,倒是王知礼,早已与毛维暗通款曲,才可能指使毛维行事。”

虽说十一娘在毛维周围也安插了耳目,但不可能将毛维任何行动都了如指掌,不比云州王,他们的人进入晋阳城,必须交验过所,毛维府邸这么多谋士下人,个个可在晋阳城中任意活动,十一娘根本没有这么多人手一一盯防,当然也没有这个必要。

“收买何为者小心谨慎,应当不会是普通仆役,必为毛维相对倚重之人,排察起来并不难。”贺烨说道。

“是,何为因为这一事故忐忑不安,虽已过去一段日子,想必并没忘记那人容貌,但这人应当不是毛维属官,甚至不是吏胥,否则难保从前没有与何为谋面,大约也不是经常在外游荡办差之人,否则要是万一再与何为路遇,便会路出马脚,把这些人一一排除,剩余也就不多了。”

既是毛维身边得用者,又非经常抛头露面,算来算去,大约也只能是郭居安手下那些死士了,因为上回暗算甄守律,上批死士几乎全军覆没,蜀王再度补充的几人,却被早有准备的晋王妃察实,早在死士们潜入晋阳城时,其实便被几个画师记住容貌,通过纸笔呈现,十一娘将画像分发给她安排的几个城门守,嘱令一旦这几个死士出城,立即调遣探人跟踪。

之所以不在蜀王死士居住之处周围盯梢,是因为这一类人往往也经受过跟踪刺探的训练,格外警觉,十一娘也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也就是说,十一娘只要让何为辨认那些画像,便能确定收买他的人。

于是立即又唤来碧奴,一番交待。

果不其然,此人正是死士之一。

“这下子,即能锁定为王知礼设计了,不过他这人如此多疑,对毛维不可能毫无保留信任,既然放心将此事托付毛维,说明并不是至关重要,这也符合一计未成,便彻底放弃何为之现象,可我还是想不明白,王知礼究竟有什么阴谋诡计。”

“不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必然是针对晋王府。”贺烨断言道:“我闲来无事,也暗中观察了那曲丰儿一段时间,少年根骨不错,也甚刻苦上进,然而言行举止毫无城府,便是此时换了环境,说话也往往不会经过脑子,所以王妃起初判断的确不错,曲丰儿不可能别怀居心,那么王知礼楚心积虑要把这少年与晋王府联系瓜葛,而且用意是让曲丰儿前往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