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暂缓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095 字 2024-04-22

越往常山以北,距离驻守在苇泽关的大军便越更遥远,一旦潘博反扑,救援不及,便很有可能再度沦丧,是以必须驻守重兵,但即便不考虑这样一来的种种负担,也会造成接连伤亡,贺烨做为这场战争实际的指挥官,并不愿意造成毫无必要的兵勇伤亡,因为如此一来,就算将来能够剿灭潘博收复营州,对于大周的创伤也不可谓不严重,作为主力的军队可不能仅仅依靠临时征调的兵勇,而是拼杀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这也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基础,倘若损失过大,就算能够震慑北辽,可大周之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新厥,在贺烨看来,新厥甚至是比北辽更加危险的敌人。

他需要保留大周军队的锋锐,将来才有实力震服新厥,而不能与潘辽联军拼个你死我活,让新厥坐收渔翁之利。

晋王这一保守计划,相当符合大周如今面临的情势,可他当然明白,韦太后不会这么认为,还有那些巴不得北疆早早安宁,立即挑唆韦太后过河拆桥的奸小,诸如毛维以及徐修能等等,当然也不会这么认为。

“所以必需烦劳王妃,说服韦太后允准武威侯暂止收复幽州之谏。”贺烨说道。

十一娘颔首:“虽说不能让太后察觉咱们早已遣派人手入营州、北辽为佃作之事,不过今年收复常山、大名等地,均已被北辽官员接手治政,我大可以此依据推断出北辽萧与潘博之间矛盾,谏请太后允准先用离间计,挑生潘辽之间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于挑生北辽内乱,若到那时,北辽自顾不睱,当然便不会再援助潘博,方为决胜时机。”

不光武威侯是在幽燕沦丧后才被调遣晋朔,贺烨与十一娘,赴藩更加只有三年而已,若说在这三年以内,就能安插间佃挑生潘博与北辽失和,太后当然不会相信,实际上贺烨一早便有意剿灭潘博,故而多年之前便已着手布置间佃,方才有如今这样的成效,不过这事当然万万不能让太后察觉。

可现在既然北辽已然向燕地派遣官员,摆明便是对潘博的信任产生动摇,十一娘如实上谏,却也不惧太后起疑。

她要说服太后暂缓收复幽州,便必须提出一个更加有益的计划,那就是用计离间,使其内乱,再予以强攻。

贺烨微微一笑:“王妃且听另一消息,必然就更有把握了!北辽耶律宗室,竟然上谏北辽王,提出立大王子为储君!”

{}无弹窗迟归的十一娘,当面对贺烨的质问时,非常干脆用阮岭这桩事故作为托辞:“岭儿决意休妻了。”

“他早该痛下决断,于氏虚荣短见,原就配不上岭儿。”晋王殿下自从经历了上回于氏串通毛夫人为难王妃的事件,便对这个外甥媳极其看不顺眼,听这话后半点也不觉得意外:“不说岭儿现在已然痛改前非一心上进,便说从前,虽然行事多有乖张荒唐,是非不分,却还有几分傲气,他明知太后根本不愿予他爵位,主动阻止了阿姐为他请封,拒绝嗟来之食,然而于氏,自负甚大,却目光短浅,为此事一直便鄙夷不满岭儿,也不想想她自己,无才无德,家族也远远算不上权望,凭什么就该被尊称一声夫人?”

十一娘无意就这事展开讨论,用意无非是岔开晋王斤斤计较她早前食言而已,这时见贺烨果然忘记了追究,便提了一提曲丰儿:“我让亲卫先教他骑射,数年之后,倘若他依然有从军之志,倒也不愿阻止他实现志向,不过经此一事,我又再考虑,将来若再发生曲家类似情况,具体说是已有丁男战亡,独男自愿请赴战场,是否应当考虑安排相对安全之职务,总不能眼见英勇义士之家,就此断绝传承。”

“事实上武威侯带兵已然有此顾虑,遣员执行险要任务前,都会择除家中独男,又并无子嗣者。”

十一娘听后倒是由衷赞叹一句:“武威侯带兵的确经验老道,难怪部下对其心悦诚服,临战拼杀所向披靡。”又提醒贺烨:“算时间,婷姐姐也该采取下一步行动了,这回殿下是要亲自登场,抑或仍然交给苗冬生?”

“王妃既然要登台献演,小王怎能躲懒?咱们这才叫夫唱妇随。”

这话听来无疑是又要向“不正经”的方向歪斜,十一娘想到早前贺烨提出“晚上如何”那个让她格外抵触的条件,哪里甘心让贺烨轻易得逞?这时两人之间本就隔着一张膝案,不远处还有阿禄以及蓝湖跽跪候令,所以夫妻谈话时也还正襟危坐,然而十一娘仍然是将指尖都笼在了袖子里,神色越发的严肃端庄。

话题也突然转向:“今日当着众多百姓面前,豪言壮语我可是先承诺出去了,只是否能够将潘博那颗人头砍回来祭奠勇士英灵,可全靠殿下。”

“王妃放心,本王势必不辱使命。”贺烨掷地金声一句,坐姿依旧,周身却突有锐气迸发。

十一娘相当欣赏晋王殿下这一股子自信甚至略带狂妄的气势,所以她不由得有些心软,正在考虑是否略退一步,将那条件满足一小部分时,又听贺烨说道:“我今日之所以那样急切盼你回来,伊伊莫不当真以为是我是因为相思难耐?”

十一娘脑筋还没彻底转回来,下意识就是一句:“难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