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虽然知道世子的耳朵没有出问题,也只好重复一遍:“张三兄妹被人暗杀。”
这两人正是与那兰儿一同被安插晋阳者,他们的前期任务是协助兰儿打入晋王府,负责与长安联络通讯,当兰儿死讯传出后,又往太谷试探傅妪婆媳,然而两人回长安复令没有多久,便被暗杀!
“好个晋王妃!”徐修能当然知道凶手是谁,这一定是晋王妃给他的警告。
可巧这日谢莹登门道贺,一见徐世子,便嫣然一笑:“世子再立功勋,眼看就要官拜中书舍人,正是春风得意,怎么看这脸色,却像是不大开怀呀?”
当知原因,谢莹冷笑道:“就说你那手段没用,柳十一娘治政太原,那处可是既有毛维作乱,又有潘辽间佃潜伏,若真如世子断言,她与晋王早就知道太后用心,哪里会毫无防备,等着被你探人抓住把柄?”
“六娘子既无良策,这时便不要冷嘲热讽了吧。”
“我再怎么冷嘲热讽,也伤不及世子毫发,倒是柳十一娘,她竟然将那两个探子暗杀,可是明着警告世子,咱们这位晋王妃呀,一点没有将徐大世子放在眼里,你要是不还击,那就越发让她小看了,说不定接下来就会有阴谋诡计,再次斩断徐世子青云之途,我就算本事再大,也没法再帮徐世子第二回。”
都是女人,怎么跟这个女人说话就这么不愉快呢?徐修能实在忍不住心头郁火,暗忖他起初的选择果然没错,柳十一娘的确要比谢莹明智得多,无奈“襄王”有意,十一娘却是神女无心,偏偏要与他对立!
倘若贺烨是蜀王,徐修能也许会考虑投诚,但在他看来,贺烨如今毫无胜算,就算娶了柳十一娘为妻,也只有一成希望而已,在九成败局的人身上投资,这原本就是愚蠢的行为,再说他曾经还对晋王妃产生企图,贺烨就算获胜,对他也不会器重,至少长安五子始终会压他一头,这不符合徐修能那权倾朝野名垂青史的仕途设定,所以他只能选择已经成功的韦太后,先壮大自身实力,到时再看天子还是其余什么人更有投资价值。
“谢六娘提携之恩,徐某刻骨铭心,六娘子就不需时时提醒了吧。”徐修能沉着脸做了个送客的手势,不愿告诉谢莹自己接下来有何计划。
当然,他是必须要还手的,他一定要让晋王妃后悔,后悔当初的选择!
{}无弹窗当知长安发生的事故,贺烨私下问十一娘:“那些流言,是否蜀王散布?”
“天子还小,当不至于。”十一娘有这八字断言。
贺烨颔首:“贺洱是过继子,兄长被逼无奈答应也是让太后辅政,蜀王没有辅政之权,这时若散布流言质疑太后失德,对他并无好处。”
要知道就算太后人心尽失,被质疑辅政之权,宗室亲王辅政也并无祖制可依,说不定辅政之权还会引起显望重臣群起而争,齐心协力把小皇帝架空,对蜀王而言简直就是得不偿失,除非他这时已经掌控了军政大权,足以震慑群臣,但十一娘得到的情报是蜀王虽然在暗中扩充党羽,但并没有染涉军权,否则太后有的是借口用居心不轨的罪名将其铲除。
就连毛维企图结交云州王,也是小心谨慎遮遮掩掩,他结交的人并非手握军权的云州都督王进谷,而是有名无实的云州长史王知礼,如此一来,就算被太后察知,也没有任何借口将毛维治罪,更何况毛维明面上还是太后党,自以为一切行为仍然被太后信任。
又好比十一娘虽然得了太后授令,负责治政太原重建云州,与武威侯以及云州王除了公务上的来往,明面上也不会有任何交密的行为,当然,十一娘私下也不会与他们交密。
因为擅自结交手握兵权的武将,必然会触动执政者最为敏感的神经,在大周更是写入律法,定为罪责。
当然,也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与武将来往,只必须有个限度,好比武威侯那样,当年他不掌兵权时,贺淇可以企图与他联姻,太后就算知道,也不能将贺淇治罪,一方面贺淇当时也是辅政王之一,只要没有公然起兵谋反,可以跳出被太后治罪的范畴,另一方面当然还是因为武威侯军权已失的缘故。
又比如当年裴郑联姻,郑氏执掌兵权,这一桩姻缘,其实是经过了君帝的许可。
还有例外的便是王进谷这样的统兵将领,连调职回京的圣令也敢拒绝,太后当然没法干涉他要与谁联姻,只不过太后忌惮王进谷,却不害怕毛维,毛维若敢公然结交王进谷,又被太后察知了他已经投诚蜀王……
如今已经不是辅政王的蜀王殿下,只好与毛维一同被治谋逆之罪,处以极刑了。
总而一句,蜀王为了不被太后名正言顺治罪处死,便不敢私交武将,那么就没有起兵政变的基础,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散播流言,企图以舆论将太后拉下执政之位。
蜀王怎么看也不是那么愚蠢冲动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