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天师那三个随从,两个都是十一、二岁的道童,日常任务想来应是服侍天师起居,故而并不用人嘱咐,便跟着江怀去客居之处协助洒扫,毕竟天师的习惯喜恶,两人要比江怀更加了解。
却有一个中年人,寸步不离天师左右,十一娘虽然知道这位定为深得师公信任者,可她今日要与师公谈话非常一般,不能让旁人听闻,正要请那人回避,没想到那人竟然倒头便拜。
“林某敬谢王妃救命之恩。”
十一娘怔在当场:“尊驾竟然是……林御史?”
林昔惨然一笑:“虽林某自知无罪,不愿以罪人自称,但却也早已不是大周御史了。”
“师公竟然也会易容术?”十一娘这时也回过神来,当然不是她的记忆出现偏差,不识故人,而是这故人经过了乔装打扮。
“小道而已,不值一提,金匮遗书甚至记载有让人脱胎换骨之术,不过因为器具条件诸多限制,难以施行罢了。”
“何为脱胎换骨?”
“若经施术,可以彻底改变人之外貌,再不需日日乔装。”
十一娘愕然:“这要如何做到?”
“事实上虽有这术法,但连我也做不到。”凌虚师公并不愿多提师传秘技:“十一娘有什么话,应当不需避开我吧?”
“那是当然。”十一娘微微一笑,她心中固然有万千疑惑,却也不能当着林昔之面直问师公,是以也不再提术法之事:“林郎君不用谢我,解救林君,原为真人嘱咐,令堂眼下亦与真人同住上清观,当知林君已然脱困,并无性命之忧,林君亦不用忧心令堂。”
却是话锋一转:“不过林君,固然我亦不认为林君参与汝阳王谋逆之罪,然而竭尽所能,也只能暗救林君安全而已,要是林君有昭雪之请,便恕我无能为力了。”
{}无弹窗北辽虽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因为甚长一段时间推崇汉家文化,直至如今,北辽贵族仍然沿续了自幼学习汉字汉话的习惯,就如萧凉胡,他固然不能吟诗作对,也不擅长琴棋书画,甚至连一笔字都不敢恭维,对于汉话,却是能听会讲的,而他这时,见保护自己的两千亲卫,要么逃散,要么殒命,要么被俘,自知断然不可能再有生机了,因为绝望,反倒不再惧怕。
他不认得早前出言不逊的柳彦,却也听说过青面少将的鼎鼎大名,于是冷冷迎视对方的睥睨,想要挣扎开两名士兵将他押跪当场的屈辱:“放开我。”
贺烨也没想到明明已经被吓得尿裤子的北辽纨绔,忽然又如脱胎换骨,鉴于对“勇者”的起码尊敬,一竖手臂,允许萧凉胡站起身来说话。
“堂堂青面少将秦八郎,无非也是靠着偷袭狡诈手段罢了,难道就当得豪杰之称?我虽被你等小人算计得手,皆因自己无能,却不容你等污辱家父,我北辽第一勇将!秦八郎,莫以为我不知你打算,无非是想用我要胁家父退军,我必不会让你得逞!”
说完这话,萧凉胡也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利匕来,毅然决然地直刺胸口!
眼看着明明已经活捉的俘虏倒毙当场,柳彦懊恼得连连跌足,不由自责道:“万万想不到这无能之徒居然还有这番血性,不及阻止,实在是……”
他偷偷睨了一眼晋王殿下,自然看不分明面具下的神色,而那双眼睛里,似乎也是波澜不惊,正觉诧异,只听一声低嘱:“带这尸身,赶回广阳。”
回程之时,当避开众人,柳彦才忍不住说道:“萧凉胡一死,这回突袭虽说顺利,却并没有实际作用了。”
如此兴师动众,当然不是为了杀死萧凉胡这么个一无是处的人,柳彦直觉晋王殿下心中,其实也颇为懊恼。
“三郎莫非以为,咱们有萧凉胡在手,就真能威胁萧延达退兵?”
这时已入玉峡关,一行减缓马速,又正逢旭日东升,山谷间浓郁的雾气像是被阳光撕开一道裂缝,贺烨看向那片艳如丹砂的云气,微微一斜唇角:“萧凉胡纵然宠爱这个小儿子,可若真为了私情,到了不顾君国地步,北辽尚且尊他为第一战将,那这个国家,也不足为虑了。”
“可是……”一具死尸又有何用?
“萧延达虽然骁猛,然而急躁易怒,我之所以定计突袭铭州俘获萧凉胡,其实是为了激怒萧延达,引他改变计划调转矛头,攻打苇泽关。”贺烨看向柳彦:“三郎与北辽军交战多回,应知其长处,擅长骑兵作战,尤其平原拼杀,然而进攻险隘,北辽骑兵之优势便不能显现。”
柳彦方才明白几分,不由大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