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杀声不曾惊长安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016 字 2024-04-22

甚至有人看得更加长远——倘若晋王府在稳守晋朔不失的基础上,能够逐渐收复幽燕,甚至收复安东王所辖辽东等境,更多州县需要再建,商市无疑又会重新清盘,他们若能在太原奠定基础,便能在此基准逐渐向北境发展,当中的利益更加可观。

而商贾们当然也要承担风险,比如晋朔万一不保,在太原的投入自然无法收回,可真正的豪商富贾对于风险的果敢担当一贯便不比政客更小,当面对巨大的利益,些微风险也就不足为虑了。

而在苇泽关外五百余里的铭州城,驻守此处的八千安东军,当然不知大周境内那些豪商富贾的“一厢情愿”,这里靠近邯郸驿,又通玉峡关,其实亦有路径杀入相州,经郑州至洛阳,但因玉峡关群山叠幛、尖峰屏立、悬崖陡峭、深沟万丈,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极不利于大军进袭,又兼若不重挫武威侯部精锐,仅对玉峡关发起冲击,无疑是给武威侯部包抄的机会,夹击之下,更无胜算,故而潘辽联军只好放弃这条异径,要想彻底颠覆贺周政权,那么势必不能绕开武威侯率部。

而在玉峡关内的相州,也是河北道少数还未沦陷的州城,既仍为大周管辖,那么青面少将“秦八郎”奉武威侯军令,通过玉峡关突袭铭州城,自然便不会受到大周驻军的阻击。

当然,安东王潘博在铭州驻八千重军,也是为了防范周军杀出玉峡关,悄无声息形成包抄之势。

铭州原不算阔大,之前不过是仅有万户的下州,眼下忽然进驻八千军士,潘博为了收买人心,又严禁军士抢掳百姓粮粟,但这八千驻军当然要吃喝,需要物资补给,故而便少不了往城中运送粮食饮用,有一部分是按律征用的劳役,也有一部分是营州、辽城前来的商贾。

两国交战,少不得相互使用间佃,正如明空早早潜入太谷,武威侯当然也会想尽办法把己方间佃送入已被敌方占领的州城,而幽燕虽然沦陷,不少民户被潘博下令迁移辽东,但仍有不少遗民留在了本贯,这便注定大周往幽燕安插佃作,更加容易,也的确让潘部防不胜防。

贺烨自从制定偷袭铭州,俘虏敌将的计划,为保事情更加顺利,当然需要运用这一部分佃作,而此时的他,已经率领五千先锋勇士,悄无声息地埋伏在了铭州北门之外。

月上中天,星垂平野,乌骓之上的男子,青铜覆面,黑衣铁甲,只是肩上系着的朱披,却被突然猛烈的晚风吹起,猎猎招展,恍若已经染血的一面旗帜。

他就这样看向那座似乎已然进入沉睡的州城,等着突然的火光燎亮寂夜。

唇角扬起锋锐的笑容,一夜仍长,他大可不必心急。

{}无弹窗不管底下人的互掐,太后寿辰一旦正式“揭幕”,当然不可能发生有如晋王府宴会时的事故,花萼楼内,不仅有诸妃嫔命妇,甚至文武百官也列席入座,事事处处,都显示这并非一国太后的例常寿宴,礼乐规仪,与天子圣诞无差。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太原府的寿礼,献礼者虽然甚至不是王府长史阮岭,仅仅为一员司马,不过太后也能理解,太原形势并非普通,据闻阮岭眼下还甚能担当,脱不开身也是情理当中,来个隶属毛维党羽的司马,倒也显示了“齐心协力”,至少太后认可这等表面文章。

那位司马,固然是毛维党,但也不敢毁损晋王府的寿礼,一共八人,展开一幅长逾两丈的绣画,只见锦幅之上,乌枝虬劲,梧叶灼金,远有山川秀丽,近有菊色俯映,赤凤昂首于梧桐之下,金尾铺展于峭石之间,虽多莺雀环绕,画面却不显繁艳,留白处云雾缭绕,恍然仙境。

是铺翠?这是一些男人的猜疑。

但不少妇人一眼认出,应是霓珍绣!!!

尤其坐在近处的妃嫔以及宗室女眷,甚至清楚看见了霓珍绣的标记。

“我早听晋王妃吹嘘她那霓珍绣,果然美轮美奂,恍眼看去,那丹翠二色,真如织羽。”太后这么一说,底下人自然一片附和。

“难得晋王妃一片心意,这幅绣品又的确精美,将来正好挂于篷莱殿。”

这么多的贺礼,太后唯一称赞的便是霓珍绣,纵然毛维派遣的那位司马,也是面上有光,就更不说诸多贵妇心中的算计了。

这哪里是推崇霓珍绣呀,分明便是显示对晋王妃的殊外恩荣,谁不知霓珍绣实为晋王妃产业?太后竟然乐于为她推广,还能是什么用意?

于是太后寿辰结束,诸多贵妇竟然不约而同前往上清观,倒是让莹阳真人哭笑不得:“我这里也没有霓珍绣品?各位若要求购,那也得前往太原。”

贵妇们一时悻悻,她们可都是上有翁姑,中有丈夫,下有子女甚至子孙的人,哪能为求一件绣品,便千里跋涉?这也太为难人了吧!

绝大多数的女子,其实喜好的还是衣裙,可这必须量身裁制才能真正合体,否则绣样再是如何精妙,袖子过长过短,衣裙过肥过瘦,穿在身上都会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