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天赐良机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879 字 11个月前

于是,毛维这回巡察并没有因为突然事故便半途而废,不过他第一目的地,却是从阳曲改为了太谷。

又说纪伦,完全没有觉察大祸临头,此时忙碌着督促春耕事宜,依然秉持恪尽职守,甚至于以身作则,挽起裤管下田插秧,脑门上还沾着泥土。

不防却见毛大尹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涌来,纪伦尚且惊疑不定。

他那两个“心腹”虽然不知所终,明空住持也不知去向,纪伦倒还没有自乱阵脚,以为是明空临时调用“心腹”去了别处——二人原为明空所荐,明空当然可以任意调遣,之前这事也偶尔发生,虽然说不上习以为常,的确也不值得过于惊悚,再者,自打晋王赴藩,纪伦实际也顾不上私下“敛财”的行为,最近并没做过杀人侵田的恶行,哪里会想到明空有意揭曝罪恶?

不防却被毛维当众下令缉捕,并声色俱厉喝问,纪伦方知案发,不过当然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纰漏,又为何是毛维前来问罪。

在太谷甚有官声的纪明府涉嫌恶案,此事不用毛维特意宣传,当日在场目睹的农人便将这事张扬,自然闹得太谷轰动,质疑有若波涛汹涌,但随着伍世佑的证辞,明空及两个看守后门的小沙弥不知去向,更关键的是明德寺梅林,当真挖出了不少尸骨!

原本质疑毛维陷害纪明府的民众哑口无言。

不需用刑,纪伦当被毛维私下盘问,立马便坦诚罪状,他只能寄望毛维会护他周全。

可关于他那些交待,全都成为了罪证确凿。

当日十一娘结识罗九郎,在其向导下私访白岭村,被南老丈收留的孤寡麻婶子,失踪的子媳孙儿,也是被纪伦杀害!

罗九郎是知悉内情的人,但仅晓得纪伦并非表面一般廉洁奉公,并没想到此人竟然做下如此罄竹难书的罪行,一当事生,却察觉毛维必然会借机不利王妃,立马又亲自去了晋阳报讯。

当然,事态发展至此,王妃其实已经知悉了太谷重案,这时也不妨向罗九郎透露更多内情:“明空并非脱逃,而是被我捕获,眼下正押王府刑牢。”

{}无弹窗得知东瀛、新罗二国,竟然贡献了共八万金支持王妃的太原治政,毛维眼热之余,又见王妃公告市坊,拖欠军属之补恤即日起便将一一给付,保证今后每季补恤再也不会拖延,平民百姓兴高彩烈,晋阳城中一片称颂之声,新政系俨然大得人心,毛维怎能不怒火中烧?又哪里愿意兢兢业业协佐王妃治政,干脆便告了病,对诸多事务撒手不理。

可紧跟着,他又接获太后对于墉的处断,居然是判斩首之刑,这下子可真把毛大尹气得急怒攻心,险些没有喷出一口血来。

于墉不过是执行征兵令时有所疏忽,实际上却并没有造成什么恶果,结果竟然被判死决,这在旁人看来,显然是毛维党惨败新政系完胜,当然大不利于毛维争取豪贵对抗新政的计划。

好在是,太后根本不关心于墉是否“蒙冤”,并没嘱令将其押返京城处决,甚至没有派遣御史督促,毛维不必担心于墉因为畏死将他牵连。

而不仅毛维称病,连毛趋等党羽也称病罢工,以为这样就能导致新政系手忙脚乱、独立难支。

薛少尹却一点没有发愁人手,甚至当阳曲令二人被杀害后,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几个县令都逐一坚定立场,纷纷向薛少尹示诚,兢兢业业行为起审察治下贵庶拥有宅田,至于太原府衙各司事务,陆离不得属官协助,干脆临时征用了孟飞笛等世族子弟,以及各坊主分工配合,倒也有条不紊,完全没有被刁难住。

郭居安又再通报了一则坏消息——

韦元平受贺湛蛊惑,谏言将尹绅等人调职太原府,眼看着晋王系的势力便将壮大起来!

毛维这回终于不得不“痊愈”了,他已经完全不能判断太后究竟有多么信重晋王妃,要是万一再被王妃暗算,太后干脆将他这太原尹撤职,让薛绚之取代,可是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就算毛趋等人,也绝对不能再被晋王系抓住把柄谏言撤换,否则毛维在太原,岂不成了“孤家寡人”,必定会被晋王系逼得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毛维党这场“时疫”来得火速,去得更加干脆,一日之间,所有人都安然无恙,挽着袖子在各自职位上忙碌得热火朝天。

当然,毛维这时更加不敢明显阻碍王妃的各项善政,他甚至于也打算亲自巡察各大辖区,、督促“农桑”等等事宜。

没想到这日刚准备出行,就遭遇了拦车诉冤,听禀拦车者是个乞儿,毛维本不欲管,被郭居安劝说:“这事蹊跷呀,世人皆知晋王妃主张举告不法,薛陆离执法不偏权贵,若有冤情,乞儿为何不直接去刑堂告状?故小人猜测,莫非这乞儿欲告者,为晋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