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请客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955 字 2024-04-22

“实不相瞒,唐某是想请郑兄弟引荐,请晋王妃为唐某主持公道。”

郑远一怔,连连摆手:“并非郑某推脱,只是郑某一介平民,哪有那大本事向王妃引荐唐郎君,郎君若遭遇不平,大可向薛少尹举告,薛少尹执法公正,必然会为含冤者主持公道。”

不想那唐迁,却忽然直跪着长揖拜倒,又提高了嗓门,竟忽然之间哽咽起来:“众所周知,郑兄弟长子被恶霸殴杀,虽然看似薛少尹执法公正,判了人犯斩决,可要无晋王府大力支持,这案子只怕也难以水落石出,郑兄弟虽是贫困百姓,却能受到殿下与王妃同情庇护,若是郑兄弟居中引荐,唐某所受不平方能引起重视,郑兄弟行行好,就助唐某一回,唐某家中虽有薄产,相比那些豪贵,不过也是草芥之徒,与郑兄弟算为同病相怜,郑兄弟可不能见死不救呀!”

经唐迁这一番哭喊,酒肆喧闹的大堂顿时一静,数十双眼睛皆往这边看来,立即便有一锦衣青年说道:“那位岂不就是郑远?两日前丁梧亮一案公审,我可在场旁听,认得他便是那原告!”

又有一人喊道:“郑郎既然遭遇恶霸迫害,怎能不对类似遭遇者心怀同情,岂不是有失仗义?”

有人问那唐迁:“你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平,难道也有儿子被恶霸活活打死?”

就连在大堂里穿梭忙碌的活计,手臂上还搁着一溜菜碟,这时也被变故吸引了注意,愣怔在那里瞅着唐迁喊冤。

“唐某有个女儿,好容易养到及笄,虽不比得那些大家闺秀锦衣玉食,可也是视若掌珠,唐某又有个好友,便是云桂坊吴三好,他家二郎也算与小女青梅竹马,故而定了婚约,只不想,只不想小女却被太原甄子弟强纳为妾,小女自入甄家,一过三年,唐某竟不能再见一面,拙荆思念女儿,日日垂泪,如今病卧不起,唐某往甄家,欲求让小女回家再见拙荆一面,竟被棒打出来,可当年,那甄守律虽是强纳,先是威胁得三好兄弟退婚,又逼迫唐某收了聘礼,纳妾文书也是经过官媒开具,唐某即便举告,也是无凭无据,只能恳求晋王府主持公道,郑兄弟行行好,拙荆若再见不到小女,眼看便药石无治,恐怕便是死了,也死不瞑目!”

这一番话说得好不凄惨,颇为悲怆,简直引人涕下。

郑远不由对唐迁心生同情,已经是在犹豫,冷不丁又听一人起哄:“晋王妃曾当众鼓励检举不法,又经丁梧亮一案,民众尽知王妃打击恶霸决心,郑郎君便是第一个受益者,可不能袖手旁观,当趁着今日,便陪同唐郎君往晋王府诉冤!”

{}无弹窗丁梧亮被判死决,对于郑远一家而言,当然是莫大的喜事,可欢喜过后,做为家中的顶梁柱,郑远自然又会为日后生计操心,尽管晋王府的阮长史施予他的口粮衣帛,暂时还不至于让妻儿老小受饥寒之苦,但郑远也明白获人施舍并非长久之计的道理,又虽然薛少尹曾经承诺过保他一家衣食无忧,应当会替他一家安排后路,只郑远是个闲不下来的性情,最大一桩心事得了,就很不习惯终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

郑妻将丈夫的焦灼看在眼里,这日建议道:“妾身听说,这家屋主是夫妻两个,男人从了军,妇人去了霓珍衣坊,如今便是住在晋王府里,日常衣食皆由东家提供,每月还拿两千钱薪酬,莫若妾身也去衣坊,总算能帮衬家用,翁爹身子不好,夫君便暂时在家照顾,好在大娘已经七岁,也能帮着做些活计,二郎眼下也走得稳路了,寻常让大娘看着,不让在外头乱走就好。”

“你又不擅长针凿女红,去衣坊岂非是白拿薪酬,这万万不可。”郑远一口拒绝。

他家几代都是佃农,妻子也是佃户出身,操理稼穑养蚕取茧不在话下,可莫说刺绣,裁衣缝制都甚马虎,为自家人做身衣裳还能凑合,手艺哪里能够拿去外头贩卖赚钱,若真为此去求衣坊雇用,与受人施舍也并无区别。

“要不夫君去寻阮长史问问,能否入王府先为雇工,家里便交给妾身。”

郑远原也有这计划,可这些日子与邻居马大叔闲聊时,却听闻诸多豪贵其实并不愿聘用雇工,更加普遍的是采买愿意卖身的奴婢,因为奴婢比雇工更易控制,他知道只要自己开了口,阮长史不至于拒绝,可如此一来,也是占了晋王府便宜,郑远这时视晋王府与薛少尹为救命恩人,自然不肯得寸进尺。

他起初也想过干脆卖身为奴,可拖儿带女,还有一个病弱的老父,一家五口只有两口算作劳力,三口人甚至需要旁人照顾,正常来说,也没哪户主家乐意买用简直就是累赘的仆婢。

“与其烦扰王府,还莫不如请托马大兄,让在商铺匠作坊为我打听一门活计,虽拿钱少些,省吃俭用也能过活。”郑远说着便要出门:“我先去明榷坊转转,看看有没商铺雇用劳力。”

可他刚穿好了鞋子,就听门外有人问道:“郑兄弟可在家中?”

郑远一边答应着,忙不迭迎了出去,起初还以为是哪个街坊,谁知看见的是张生面孔。

穿着一件白色桂布夹袍,戴着青黑幞头,腰上垂着个青玉雕成的葫芦佩,长着双狐狸眼,留着把山羊胡,眼角一粒黑痣,见人露笑时,黑痣却藏在了眼角的笑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