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区区衙役,身后固然有毛维指使,目的便是污陷太原孟——孟氏一族已然坦言拒绝毛维拉拢,为防其死心踏地主张新政,毛维意欲借刀杀人,率先一步让孟氏一族与新政党敌对,将来毛维与陆离在朝堂打起官司来,太原孟任职朝官者,当然也会力驳陆离,如此也算被毛维利用。然而一个衙役,为何对毛维言听计从?须知如此一来,无论陆离是否会被太后追究,这衙役必然会被问罪,虽然有毛维力保,性命或许无忧,吏职无论如何也保不住,彻底断绝仕进希望了!
不过陆离很快醒悟,“杂职入流”原本便颇多艰阻,或许这衙役本身便无望仕进,只要毛维以重利许之,担着几载苦役,今后便能在毛维党的庇护下为所欲为成为地方一霸,也算是笔划算买卖。
既然想通了其中关节,陆离又哪会上当?
“你可知所犯何罪,当受何罚?”
“小人不谙律法,却知恩仇,小人与于明府非但无怨无仇,甚至还多得于明府照恤,不敢恩将仇报,眼看于明府受屈,故而才承认罪行。”展肚子一派光明磊落掷地金声的架势。
若是不问究竟,便断这衙役污陷,未免显出包庇太原孟,难以平息民愤汹汹,陆离也是飞快便下决断:“既然出现此等变折,那么少不得传讯孟十五郎到场盘问了。”
便向司法官下令。
人群之中,却忽有一人高语:“不要传讯,孟十五郎便在现场!”
又惊又怒还没回过神来的孟十五郎,便就这么被身边人给推了出来。
他今日是受晋阳陈一个纨绔子弟邀约,正在中城妓家花天酒地,不防听说府衙有热闹瞧,在“好友”怂恿下,兴致勃勃便来凑趣,哪里知道,热闹看到此刻,自己却成了罪责之一,孟十五郎也顾不得对损友怒目相向了,只指着展肚子怒斥:“你血口喷人!我根本不识得赵家子,又怎会收买你,陷害他一家?”
围观众人当中,也不是只有一、二纨绔,其中也有人当真与孟十五郎交好,这时立即出来助拳:“薛少尹明鉴,孟十五郎既非官宦,又不贪图政绩,征兵令如何,与他一点干连没有,哪里会收买衙差枉法?”
“说不得是让人代行兵役呢!”有百姓质疑。
一旦朝廷下了征兵令,当然也会针对名门望族,太原孟嫡宗当然不是唯一丁男,亦当遵从征兵令,要论来,孟十五郎虽才十六,可家中兄长,却不乏成年,只要未得出身入仕者,都是包括在征兵范围之内的。
不过众纨绔对这说法却嗤之以鼻:“太原孟一族,那多部曲,还会短缺充役之人?哪里值得贿买衙役。”
原来兵役虽然不同普通杂役,不能以粮帛钱银抵充,却可用奴婢部曲充数,之于大族而言,的确不用为此小事贿买衙役,用良民充数。
孟十五郎怒道:“我两个堂兄,虽为望族子,却自愿投军报国,不仅自带兵器,甚至还率带不少部曲,少尹一察便知,我太原孟氏怎会为了兵役,不惜祸害良民?!分明就是展肚子这小人血口喷人!”
其实许多世族子弟,当君国遭遇险难,的确比平民百姓更有保家卫国的意识,当然,这也关系到家族声望与仕进,大周士子,文武双全不在少数,若天下承平,固然都是更重文职,可战事一起,其实也不乏弃笔从戎者。
展肚子冷冷一笑:“孟十五郎,你之所以如此行为,当然不是为了逃脱兵役,而是……你一早便看中了赵二郎之孀妻,可赵大郎是块爆炭,你为防万一,才打算将赵大郎送上战场,再以利许之,达成与赵二媳妇私通!”
{}无弹窗因为主审离席,刑堂外陷入了短暂的议论纷纷,晋阳城的这些百姓,还是首回经历“公审”的场面,围观者中甚至不乏妇孺,而审断之事也与大众息息相关,除了那几个混杂其中的间佃,绝大多数的人对于事态结果还是真切关注的,男人们都在怀疑——
“这薛少尹,看上去也才二十好几,又一派弱不经风,真能为咱们贫苦百姓作主?”
“我看也只是故作姿态罢了,早几日不是还有传言,薛少尹主张之新政,实际上是为鼓励兼并,苛刻农户,又说这征兵之事,也是他与朋党联袂上谏!”
“无根之说而已,不足信任,单论征兵,如今潘辽联军逼境,晋朔危殆,朝廷若再不重视,你我要么背井离乡奔于流亡,要么便是死在蛮夷屠刀之下。”
“我有个亲戚,前些年正巧随商团去了一回长安,可是亲眼目睹薛少尹审决过晋安长公主之子,究以仗势欺民之罪,当众责打那纨绔百杖,薛少尹承诺会还贫苦公道,当不至于言而无信。”
女人们的议论却有些偏离主题了——
“这位薛少尹竟然如此年轻,真真出乎意料。”
“官衔便是少尹,自然是年轻后生了。”
“你这话可真好笑,少尹只是个官衔,又与岁数何干?河南少尹便已年过五旬,比河南尹还长着一岁呢。”
“年轻不算什么,这位薛少尹,可当真俊秀呢,怎么没见着他光顾酒肆妓家?”
原来这群女人,并不是良家妇女,所以才完全没有关注事态,言语也并无顾忌。
“薛少尹出来了!”这一声,倒是一个嗓门轻脆的男童喊出。
陆离的神色似乎并无变化,仍是正襟危坐,苍白的面容上风平浪静,微微环顾,目光也仍旧清澈宁和。
“薛某已经问明是非,并无实据证明赵二郎以及众多亡勇为临阵脱逃,既然军中丧报为战死,英魂不当遭受空口诋毁,眼下大军逼近,云州、苇泽关不容有失,征兵之令事关君国,还望诸位百姓体谅,依律当役者,主动服从,可家中只有独丁养护老小,官府也绝不会不顾民生而强制独丁从军,今日本官对众宣告,百姓但有发现官吏不法,尽可举告衙堂。”
“少尹,薛少尹,这么说我家大郎……”赵妪忍不住满怀期待,两眼盯紧了陆离。
“阿妪放心,令郎即日便能返家,今后绝不会再有人强逼独丁从军。”
赵妪喜极而泣,万万不想今日竟然如此容易就让全家摆脱厄运,这时除了匍匐叩谢,甚至说不出更多的感激话。
还是马婶子“圆滑”,说道一句:“薛少尹公正严明,可是咱们贫苦百姓之幸呀!”
娟娘也连连颔首,不知为何,她明明是事不关己,这时却也感动得双目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