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靖平坊内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3066 字 11个月前

“应是武侯巡防。”贺烨却没有察觉颇为暖昧的气氛,他凝神细听一阵,轻声在十一娘耳边低语。

这一个路口过去不远便是坊墙,武侯应当不久便会折返,那么他们便只好暂避在这墙缝里,过一阵才能出去了。

十一娘却也很快适应了两人间如此亲密的距离,可她却很快听见了一阵更加突然的声响。

原来她背靠着这一面墙上,又开了一扇直棂窗,窗内应当是某对夫妇的卧房,男子的喘息与女子的呻吟,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让窗子底下站着的十一娘听得清清楚楚,她自然明白屋子里在进行什么事,饶是一惯镇定,面颊也“哄”的一下烧烫,热度甚至波及了耳朵。

既然连十一娘都察觉,耳朵不知灵敏多少倍的晋王殿下当然也不例外,黑漆漆的墙缝里,他虽然看不清十一娘的神情,竟然也能感觉到女子的忽然窘迫,不知为何阴郁的心情有了几分好转,为免惊扰墙内那一对鸳鸯,贺烨好不容易才忍住了闷笑,十分体贴的用手捂住了十一娘的耳朵,唇角却高高扬起。

王妃的耳鬓这样烫手,想必羞红了脸,晋王殿下竟然颇为遗憾不能观瞻王妃这时神情。

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自己背后那扇直棂窗里,一阵窃窃私语吸引了。

十一娘只觉在这尴尬之处站了许久,好容易才盼到贺烨的手掌移开,先转身走了出去。

她悄悄吁了口气,料到“警报”已经解除,自然也紧跟着出去,因着窘迫的情绪还有残留,一不留神竟然险些撞在了贺烨的背上。

“王妃身上可带着玉佩抑或金银饰物?”贺烨忽然问道。

“怎么?”

“若有,暂借一用。”贺烨并未多说。

十一娘便干脆利落地将腰上的玉佩解了下来,眼睁睁地看着贺烨行至路旁民居门外,重重叩门,却又将那枚玉佩飞快系在门环上,然后拉着十一娘快步离开。

回府途中,贺烨才解释了他刚才的举动。

{}无弹窗不同于长安达官贵人聚居东城,晋阳城因为晋阳宫座落于汾河西岸,故而西城才是显望豪门聚居之处,贺烨与十一娘想要施惠贫苦,便必须穿过跨河而建的中城,至汾河东岸,这是一段不短的距离,故而当至东城靖平坊外,隐隐听得丑时的梆声已经敲响。

晋王殿下与王妃虽然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晋阳城的细致情况,两人出行前,却已经从先一步安插来晋阳的探子口中问得东城靖平坊内,最多贫苦百姓杂居,是以选定这处作为施惠场所。

可让十一娘不明白的是,晋王殿下为何在这里下马?十一娘东张西望了一番,确定没有看见坊门。

“早前探子说了,靖平坊因为贫苦聚居处,偌大一座坊市,竟无摊档经营酒肆食店,宵禁入夜后,坊中居民并不会出外游逛,甚至连灯烛都鲜少人燃点,除夕夜竟然也不例外,此时已经夜深,坊中居民大多已经入睡,咱们若这时叩开坊门,惊动了守吏,难保这样蹊跷之事不会传进毛维耳里,施惠贫苦可不是我这顽劣亲王当为之事,为免麻烦,还是不要惊动守吏为好。”

简单说来,入夜之后晋王出游不算稀奇,因为西城与中城许多市坊里都有酒肆歌坊,可供贵族富家子弟玩乐,但靖平坊里可没有这样的休闲娱乐场所,晋王何故在万籁俱寂之时造访?这样的事情确实太蹊跷。

可十一娘仰脸望了一望那面看上去虽然不是高耸如云,但她断然不能翻跃的坊墙,叹息一声:“殿下虽然言之有理,然而恕十一无能,不识飞檐走壁之技。”

贺烨恍然大悟,一只手摸着他自己的下巴:“这的确是我疏忽了,如何是好?看来……王妃只能在坊外等候了。”

十一娘:……

难得见足智多谋的王妃这般懊恼模样,坏心眼的晋王殿下握着拳头连连闷笑,不过到底还是不愿惹得王妃恼羞成怒,先让两个背着钱袋子的随从跃墙过去,才冲王妃招一招手:“还愣着干嘛,快些下马,王妃看上去也比钱袋子重不了多少,本大王这点力气还不至于没有。”

显然是要“援助”王妃翻墙,随从们自觉地背过了身。

十一娘也不扭捏,她可不愿冒着寒风骑行一段不短的路程,结果被一面坊墙给拦在外头,除夕夜大冷天出行,难道就真为游赏这黑灯瞎火的官马道?

于是落落大方往贺烨跟前一站,镇定自若的说出两字来:“有劳。”

话音才落,便觉身子一轻,腰上一紧,双脚离地,十一娘尚且不及羞涩一番这被男子横抱怀中的姿态,两个眨眼的瞬息,竟然就稳稳到了坊墙里边。

贺烨也不多话,伸手接过两个大大的钱袋子,分别往两臂一挂,交待随从去坊墙外头等候,抬脚便走。

不比一路之上经过那些坊市,还能望见华灯高张,依稀听得丝竹欢唱,靖平坊里,几乎与官马道上毫无区别,黑灯瞎火万簌俱寂,只有不知哪家的小儿夜半惊醒啼哭的声音,从黑暗里远远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