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又问了不少细节,阿禄一一答了,当然都是往“美好”的方向,没有揭发昨夜两人“秋毫无犯”的事实。
当十一娘再返篷莱殿,太后又从她口中证实了一回,直问得十一娘垂下绯红双靥不尽娇羞,太后到底是松了口气。
看来这丫头在男女情事上倒还开窍,并没有想象当中的稚拙无趣,这样就好,至少自己一番苦心没有白废。
殊不知十一娘正是为了今日上演娇羞之态,才特意上了艳妆,这样一来,只稍垂脸避目,就能蒙混过去。
午后家宴,当真无一外客,除了太后与天子及晋王夫妇,也就只有兰婕妤和元贤妃获邀入席,太后眼见着天子一脸敷衍的神色,心中连连冷哼:九成宫里,贺烨救了贺洱一条性命,兄弟两却并没有更加亲近几分,虽说于她而言也算乐见其成,可贺洱之所以如此疏远贺烨,皆因自家小妹他那生母暗中挑唆,称贺烨为帝位最大威胁,教唆贺洱要对贺烨心存防备,唯有蜀王才值得全心信任。
如此浅陋伎俩,决非蜀王授意,必定是小妹这个蜀王妃自作主张!然而贺洱如今对自己看似尊敬有加,必然也是听信了生母教诲。
到底是亲生母子,贺洱对小妹言听计从,只不过小妹心里眼里,自己这阿姐,终究是排在蜀王与贺洱之后。
天子对贺烨越是冷淡,太后心里越是郁堵,眼睛里却是波澜不生,只是唇角却有慈和的笑意,又看向晋王夫妇。
两人同席并肩,十一娘不时为贺烨布菜斟酒,贺烨偶尔也会与她低声谈笑,只不过眼睛也没忘了关注那些妖娆舞姬。
果然是个好色之徒,不过这样也好,如此一来,十一娘虽然能获得几分宠爱,却终究难得贺烨一心一意,随着时移日长,十一娘对贺烨越发失望,就越会对自己死心踏地,而不会忘记她的使命,沉沦情爱,心生二意。
{}无弹窗阿禄手里托着熨烫妥当的青罗翟衣,绕过那面凤凰于飞的绣屏,明亮的灯火照得她眼中一暖,但眼见着刚刚用完早膳的王妃那张看不出任何端倪的笑颜,阿禄心中疑惑越重,步伐更是一缓。
昨夜她与碧奴轮值青庐外,她负责子正之前一段时辰,却一直未等到入内服侍的讯令,今晨入青庐服侍王妃起身,见喜床上清清爽爽,甚至没有两人同床共枕的痕迹,阿禄一问世父,得到的反应是摇头叹息,却叮嘱她千万不要在闲余面前露出蛛丝马迹,阿禄怎能不知晋王殿下的洞房花烛夜缺失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昨日晋王斥退赞礼大发雷霆,虽说在闲余眼中看来是对这一桩姻缘不满,但阿禄当然不会这般认为,可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让她不由得怀疑起来自己的判断。
但要是晋王不喜王妃,王妃为何看上去毫不介意?在阿禄的观念里,新婚之夜被夫君冷落,论是如何沉稳大度的女子,都免不得悲伤幽怨。
情形实在是太过诡异,阿禄与碧奴面面相觑,从各自眼里得到的都是忧心忡忡的讯息。
纵然如此,她与碧奴还是一丝不苟地服侍着王妃更衣梳髻,今日晋王夫妇必须入宫,完成婚仪最后一道“祈福”之礼,当然还要拜见天子与太后。
一身礼服仍然繁复,发髻上的钗钿相比昨日也并无轻减,不过妆容倒不需婚礼时那样浓艳了,然而王妃却特意交待:“脂粉稍浓些。”
阿禄实在忍不住提醒:“王妃,江内侍交待奴婢叮嘱,殿下不喜脂粉浓香。”
王妃微微侧过脸来,一双墨色沉沉的眼睛里不见喜怒,语音却还是柔和的:“太后更爱喜庆。”
见阿禄仍在犹豫,王妃又是轻轻一笑:“你稍候要随我一同入宫,又得劳累整日,先去用膳吧。”
却是待阿禄离开后,碧奴一直还在发呆,直到被轻咳一声“唤醒”,触及王妃写满疑惑的眼睛,婢子这才有些惊慌的揭开粉盒,手中纱扑,到底还是没有沾匀香粉,她低声劝道:“王妃可是不信阿禄所说?婢子以为,王妃应当相信。”
“我何尝不信,只不过一味迎合,难道就一定能够赢得爱重?殿下不喜脂粉香息,难道我日后都要素面朝天,连衣香也不能用?”十一娘坦然直言:“男子之情意,可非委屈求全便能赢求,他若无心,任凭多少体贴入微奉迎讨好都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