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说最近太后连连打击,自己一系被削官去职者竟然多达七、八人,眼看就算在宗政堂,他迟早都不再具备发言权。
京兆十望中,柳、谢、韦三族自不消言,萧氏一族竟然也倒向太后,王、李、薛、袁四族尽都维护正统,小皇帝安安稳稳在座,根本不会支持自己夺位,崔氏已然名存实亡,纵然与太后不对付,争取过来并无太大意义,仅有一个卢氏,倒是忠于自己,可也一直被太后党打压,眼看与崔氏一般就要败落。
禁军、府军、边军诸将均未如愿收服,只有一个周昌,愿意追随自己。
贺淇非常清楚,这时他和韦太后并非势均力敌,若兴兵夺位胜算甚少,但是倘若再无行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韦海池将他逼入绝境,把他的羽翼一根一根拔除,直至孤掌难鸣。
不能坐以待毙,他才是天命所归,只要下定决心孤注一掷,说不定就能反败为胜,一举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从此号令天下莫有不从。
当年汉高祖刘邦,不过草莽出身,起初有谁想到他会问鼎至尊?与之相比,自己至少还是宗室亲王,只要筹划得当,将幼帝、韦氏一网打尽,谁说不能让天下归心万众臣服?
虽是铤而走险,却也并非毫无胜算!
韦海池不过一介女流而已,幼帝更是乳臭小儿,只要除了这两个所谓正统,唯有一个义川王。
贺淇冷笑,他的这位叔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早已经为他挖下陷井,倘若一切顺利,义川王便会背定这逆谋篡位的黑锅!
要做了,必须得做了!
窗外金阳炙照,屋子里热气腾腾仿佛一口蒸锅,贺淇血红着两眼紧握着拳头,终于痛下决心。
“有请几位先生,还有周统领,前来密商!”
{}无弹窗自从好些年前挨了薛陆离一顿杖责,阮岭彻底折服于他的敢作敢为,但直到如今才是首回有如密友一般交心长谈,期盼已久的事突然发生,阮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整个人倒越发显得拘谨了,不断地拿起罗巾来拭汗,好不容易才将心里话说完。
原来旧岁时平康坊刺客案发生后,阮岭意识到与陆离相关,暗下格外留意此案,虽然听说了真凶是潘部间佃,但他当然明白这并非事实真相,他不清楚陆离为何要暗杀那新厥卫士,但想到陆离竟然能嫁祸给潘部间佃,将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也猜到陆离行为之事必不简单,当不是表面上的“太后党”,便疑心陆离其实不满韦太后牝鸡司晨,实际上在暗助汝阳王抑或义川王。
晋安长公主虽然一直生活得嚣张跋扈,实际上却头脑清醒,知道不能牵涉权位之争,别看阮岭在母亲的影响下一直远离朝堂,事实上对时政人势却并非一无所知,也只有如此,母子两个才能一直远离党争,对任何派系既无价值,又无威胁。
既然有一定的政治素养,阮岭不难看出韦太后与义川王之间的貌合神离。
倘若不是意识到陆离已经牵涉权位之争,阮岭也不至于格外关注汝阳、义川的动向,但他始终难以确定陆离暗中相助者,究竟是谁。
“汝阳王党或有异动。”这是阮岭的感知:“鼓惑我资助钱银那好几个宗室子弟,虽然看似不务正业,家中父祖兄长其实皆为汝阳王党,过去两月间,汝阳王一系有好些党羽被御史察举不法,去官削职,太后似乎有意对汝阳王党斩尽杀绝!汝阳王必定意识到时势险急,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正是这此关键时刻,其党羽开始拉拢权贵,并企图敛财……”
阮岭自从回头是岸痛改前非,与从前的狐朋狗友已经逐渐疏远,就算没有彻底断绝交往,也仅限于偶尔花天酒地而已,那几个宗室子弟纨绔惯了,若真是合伙进行买卖获益之事,大无必要再邀他入伙,而那几人需要的钱银数目,也绝非仅为经商玩乐。
阮岭意识到坚决不能参与此事,原本已经找了借口推脱,今日用来“请教”陆离,实际是为了试探陆离的立场。
“依六郎才智,岭固然相信不至于投诚汝阳王等奸诈浅薄之辈,更不会铤而走险行为逆谋之事,然则……若不得六郎明言,始终忐忑难安。”阮岭显然不那么看好汝阳王贺淇,担心陆离因为不愿与韦氏为伍而误入歧途,或许会惹来杀身之祸。
陆离莞尔,看向阮岭的目光非但没有任何轻视,甚至带着显然的赞许。
没想到阮岭看似顽劣,却有这番见识,早就看穿汝阳王绝非明主,倒是比许多空有满腔热血的士子更有识人之能,甚至能从几个宗室纨绔的言行,便能感知汝阳王已经快要狗急跳墙,可见他虽然生于富贵、养于骄纵,也只不过表面风光而已,这要不是长久生活在阴恶险要之境,凭阮岭的年龄经历,绝不至于对危机如此敏锐。
汝阳王已经与神武统军周昌勾搭成奸了,在太后的一系列逼迫之下,当然会产生刀兵相见的心态。
“阮郎放心,薛某还不至于如此短见。”陆离轻声说道。
阮岭果然吁了一口长气,再度拭汗:“果然是我杞人忧天,不过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