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承认又如何

望族权后 刹时红瘦 2728 字 11个月前

真是一箭双雕的话,首先是质疑十一娘有意隐瞒,其次便把黑锅严严实实地扣在了毛维头上。

“是十一之过,只因太后并未问询,十一不敢妄议朝政,又听六哥与十四郎决议一同上谏,以为……”

“姨祖母就算没有采纳贺、薛两位舍人谏言,十一姐也当再行说服才是,难道十一姐要说并不知道姨祖母未被说服?”

十一娘:……莹妹妹你才刚说太后是被毛维蛊惑,眼下又口口声声强调太后根本就是固执己见,不听劝谏,莹妹妹这是要为太后开脱呢,还是要证实太后一心包庇党羽呢?这个归来者,仿佛真没掌握溜须拍马的精髓呀。

但这心里话,当然是不能出口的,太后的脸已经渗出一层黑肃来,十一娘又怎么会再抹上一层锅灰?必须不与谢莹计较,假装没听出来这话里的内涵。

“六妹妹,温峤举告一事未曾上奏前,不属禁秘,故六哥与十四郎商议时方才不避我旁听,只二位既有决定,上奏太后,无论太后有无决断有何决断,当然都不会再对任何人泄露,我的确是不知情。”

“好了!”太后微重语气一喝,脸是朝向谢莹的:“伊伊一贯循规蹈矩,又怎会似你一般口无遮拦自以为是?”

谢莹还鲜少遭受这样的重话,一时间面红耳赤,羞恼填胸。

十一娘没看错她,她何曾研究过如何溜须拍马?这位在千年之后的那个时代可从来是个无法无天的主,这时对太后的讨好奉承已经是被逼无奈了,技能掌握得不那么熟练实为情理当中。

{}无弹窗承德三年二月十六夜,太后亦未早歇,当然也没有什么周季在寝内“侍奉”,灯火辉煌时分,太后仍在批览奏章,却也是许久未曾如此操劳了,只仿佛太后的心情,已经随着春雨停歇而重新晴好,纵然是昨天望日朝会才发生了一起变故,她也没有觉得心浮气躁。

只是当听闻宫人禀传,十一娘与谢莹深夜请见时,微微地一挑眉头。

当见一贯知礼稳重的十一娘,这个夜晚却是青丝垂肩满面惶急,太后眸光一深,唇角却牵起一抹笑意来,连忙招手,让十一娘跽坐近前:“虽非冬寒之季,到底是深夜时分,小孩子家也得防着受凉,看你,就披着一件单衣,跑老长一段路,若是受了寒,岂不让人心疼?”

“姨祖母,这都是我大意,也没留心十一姐衣着单薄,倒是拉着她在阁楼上说了好一歇话,十一姐听说姨祖母误解了贺舍人,急不可捺就要赶来替贺舍人分辩。”谢莹的话里,仍然处处透着不怀好意。

“莹儿淘气,当是你又添油加醋吧,我可没有责怪十四郎。”太后话虽如此,却收回了早前表示关切的手,仍旧笑着:“我只是想着,伊伊与绚之、澄台一贯情同手足,他们两个商议事务,总不会避着伊伊,关于举告江州刺史污杀平民疑案,两人颇有些轻率偏激,伊伊若能劝阻着些,也省得我分心为难。”

这话里几层意思,总还是脱不开怀疑陆离及贺湛借机串谋排除异己,似乎也甚笃定连十一娘也参与其中,至少温峤事件,十一娘是知情人。

太后若想打探,不难察知数日前十一娘旬假时,陆离、邵广一连两日前往上清观,但十一娘当然可以辩解,称她虽在上清观,并没有参与三人会商,只不过就算十一娘辩解,太后也未必就会相信。

十一娘毫不犹豫地承认了:“六哥与邵御史确是因为温峤告举一事去过上清观数回,皆系旧岁何郎中奏告捕获二百匪盗时,六哥与十四郎便觉可疑,突然又遇温峤拦路举告,六哥才与十四郎商议,分析真伪……恰巧十一沐假,十四郎的确并未避瞒。”

陆离三人皆为文臣,又是莫逆之交,只要不涉泄露禁密,遇事碰面商议并不会触及太后心头那根警戒线,反而急于否让,倒会让太后怀疑几人另有居心,至于十一娘,这些年来阅诵奏文,对政务自然有所了解,太后有时也会询问她之见解,“巧遇”三人会商听上一耳朵更加不算奇异,反而坚持声称一无所知才显此地无银。

谢莹却没想这么多,一门心思地使绊子:“咦!薛舍人与贺舍人竟然早就在怀疑何郎中有不法之行?这未免……难道两人竟有未卜先知之能?”

若不是事后诸葛亮,必须就是参与了设计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