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任,武威侯当是不及杨怀义,论能力,杨怀义远远不如武威侯,对晋王的大计并无妨碍,纵然杨怀义不满武威侯,也并不值得担心。
“阿柳直盯着我看,难道是因为我之反驳恼羞成怒不成?都说柳十一娘大度平和,难道也是表里不一?”杨十五娘却又冷笑。
十一娘一愕:看来这位竟然是冲着她来的?自己与杨氏女可历来秋毫无犯,这恶意又是从何而生?
心里疑惑,嘴上却也不留情面:“不过是听见有人仅凭猜测便置疑他人品性,未免奇异如此鲁莽者究竟何人,原来是杨十五娘,我的确很是疑惑,未知杨十五娘这样品性,如何当选贵主侍读。”
“柳十一娘,你!”杨氏女因气急败坏,嗓音不由拔高了几分。
“住口!”却又是谢莹轻轻一喝:“背后议人是非本就有失德教,更何况还是猜测之辞?杨十五娘,今日太后寿诞,要是吵闹起来,该当何罪,难道还需我与十一娘提醒你?”
就连同安公主也很是不满地看向杨氏女:“若不服管教,事后我可禀明祖母,十五娘不宜为我伴读。”
杨氏女自然再无气焰,垂下脸去,却也没有认错赔礼,只是将一双拳头握得死紧。
十一娘不由蹙眉,看来此女对她怨气不小,但她真不知缘由,不要说争执矛盾了,今日除外,她虽然也见过杨氏女几面,算来交谈拢共也没有十句,真想不通杨氏女这把邪火,为何偏偏烧在了她的头上。
只十一娘眼下倒也不惧树敌,杨怀义虽然得重,但只不过一个为太后宿卫皇宫的看门犬而已,与窦辅安一般货色,她就算与杨氏女不和,太后也甚喜闻乐见。
于是她很快就没有再关注杨十五娘,因为太后总算发话。
是向高玉祥:“我特意交待,邀请武威侯孙女秦氏二娘与宴,她可来了?将人请过来吧,还有武威侯夫妇,连着江家娘子,秦小娘子这段时间受了不少委屈,有些事情,我也该予他们一个交待。”
说完很是严肃地盯了一眼今日孤身赴宴的汝阳王妃。
{}无弹窗不说别人,便连秦霁之母江氏也暗暗奇异——女儿什么时候得了这么一件珠衣?原来武威侯至始至终都还对家中女眷隐瞒着投效晋王的要秘,当然也不可能泄露孙女那番计划,侯夫人与江氏至今都还以为是因晋王出头,提醒了太后要为秦霁正名呢,今日江氏眼见着女儿穿着这么一件珠衣,当然也问及来处,秦霁只支应道是小哥所赠。
侯夫人与江氏都非显望出身,对于珍奇珠宝之物难免缺乏眼力,只以为是普通珠衣,想着既然太后作主为秦霁讨回公道,穿着贵气一些也甚必要,便没有提出异议。
只不过太后初见秦霁穿着此衣时却狠吃了一惊,她当然清楚这件珠衣原为内库收存,原就没有几件,德宗在世时赏了莹阳真人一件,后来又赏了裴氏女一件,裴氏死后,被贺衍坚持拿去陪葬了,汝阳王妃手中也应当有一件,还是德宗在世时所赐,导致内库便只剩余一件,她原是打算赏给妹子小韦氏,居然都没舍得。
哪里知道后来被贺烨这魔星硬是纠缠着索要得手,当时还说要送给未来晋王妃。
那么秦霁这件珠衣从何而来?似乎也就只在两者之一了。
太后心里便察觉今日之事怕是会有变故了,但她既然已经对武威侯府作出允诺,也不能食言。
再说她也不愿在心头留个疑惑,很想看看这件鲛珠罩衣背后究竟藏着什么花样。
于是今日太后除了天子之外,便格外关注侯府众人,以及她心目当中的“疑犯”。
可却并没有看出任何端倪,秦氏一家不提,汝阳王妃似乎也对秦霁衣着格外震惊,贺烨依然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并没与秦霁任何眉来眼去。
难道那件珠衣是莹阳所赠?
太后原本清晰的思路不由又生迟疑。
不仅女人们对秦霁那件珠衣格外关注,显望闺秀们其实也尽在暗中猜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想,但限于今日场合非比普通,女孩们多数都与家长同席,因而不敢擅自议论。
唯毛小娘子特许列席同安公主左近,她又是最看不得秦霁好的人,再兼生着一颗自以为聪明实际愚蠢的头脑,于是产生了一个格外笃定的猜测,眼瞧着这会子太后并没关注公主席面,自家长辈又隔着老远,柳十一娘与谢六娘并没多少拘束,偶尔也会与同安公主谈笑,于是她便也放开了,先是压低了声儿讨好公主两句,转而就将话题引到了秦霁身上。
“都说赵国公对秦二娘情深意重,果不其然,竟舍得将如此贵重之鲛珠罩衣赠送,即便武威侯府食言反悔,赵国公也不曾索回定情之物呢。”